第十届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近日举行 专家学者热议全球金融合作与创新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田牧2022-11-01 17:37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如何通过金融开放与合作创新助推产业创新升级,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下重要议题,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第十届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暨金融合作与创新论坛于10月28日至30日在深圳、香港两地举办,近70位政策制定者、专家、学者、业界代表就上述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在10月29日于深圳主会场举办的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原常务副市长、国际金融30人论坛顾问屠光绍发表致辞演讲,围绕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对二十大报告做出五方面解读:第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有了更强的导向性和时代性。第二,报告在完善金融体系方面具有更高的系统性和重点性,对金融体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在扩大金融开放方面,报告体现了更深的战略性和层次性。第四,金融助力民生改善方面具有了更广的普惠性和基础性。第五,金融安全和风险防范具有更大的全局性和重要性。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原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在致辞中表示:第一,“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等高端智库是观察和分析复杂重大问题的重要平台。第二,深港合作是金融合作与创新的前沿阵地,在深港金融合作向纵深逐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各位专家集思广益。第三,实体经济是金融合作与创新的新起点和终点,金融的合作与创新最终是为了促进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

原中央外办副主任、国际金融30人论坛顾问陈小工发表致辞,强调新时代复杂国际环境下的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的核心,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发表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基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合作陷入僵局,国际金融合作进展缓慢。未来,应推进多边金融机构发展,建立良好的长期结构安排,以促进跨境资本流动,通过增强流动性更好更快地满足各国的借贷和融资需求,增强各国通过合作和多边机构共同应对挑战的能力。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主席余永定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形势不容乐观,宏观经济政策尽管方向、力度大体正确,但是受疫情防控等宏观经济领域之外的因素制约,也受政策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影响。具体而言,通过提高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带动经济增长,是中国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的最重要特点。除了防疫等外部制约外,应尽量缓解基础设施投融资结构和专项债使用管理这两个操作层面突出问题对财政扩张政策的影响。余永定强调,在美欧经济形势糟糕的国际背景下,尽管面临众多困难,中国实现较高经济增速的基础还在。

在此后两天举办的五个分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近70位政策制定者、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就“全球高通胀”、“面向2035的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和全球金融治理”、“中美金融合作”及“国际经济变局与国家安全”等议题进行了主旨演讲及讨论。

10月30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何杰与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学术院长熊伟发表闭幕致辞。何杰对论坛的主办方表示祝贺,对各位专家表示感谢,他指出:深圳金融业在实现自身发展能级提升的同时,也为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深圳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共生共荣。熊伟向各位领导、专家、来宾的支持致谢,并表示:未来深高金将一如既往,继续支持和积极开展相关学术交流,通过共同探讨这些经济金融领域重大问题,为推动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助力加快建设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香港分会场于10月28日在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举行,设“全球化变局冲击下的国际金融中心再造”“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合作与创新”两个分论坛,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院长周林,香港金融发展局主席李律仁,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王丛分别发表致辞。

此次论坛由由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深圳市深港澳合作创新研究会主办。“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与金融中心、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协同发起设立,以期联合各界智慧和力量,建立一种广泛的合作对话机制。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为致力于打造在金融经济领域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国际高水平研究平台、国际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和高端决策智库。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