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Con光伏厂商密集推动实证测试 将成率先产业化N型技术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e公司 刘灿邦2022-10-28 19:13

光伏N型技术变革正如火如荼,虽然N型技术路线众多,但TOPCon是进展最快的。记者注意到,近期,除了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等较早布局TOPCon的老牌厂商以外,越来越多的企业明确其现阶段将采用TOPCon技术。 

其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通威股份,公司在上游硅料环节积累了大量现金后正准备将产业链延伸至组件环节;作为新秀厂商,一道新能源也押注TOPCon,并获得了大量订单;协鑫集成、亿晶光电等老牌厂商也明确将扩建TOPCon产能。

当前光伏市场份额最大的仍是P型PERC产品,但PERC技术已经接近转换效率极限,包括TOPCon在内的N型技术具有更高的转换效率,成为市场新宠。根据晶科能源的规划,今年底,公司TOPCon电池量产效率要达到25%;中来股份近日披露的数据显示,公司TOPCon电池量产效率在新产线最新批次中已达到24.8%。

虽然理论如此,但对于N型组件的采购方而言,特别是大型电力央企等,需要看到证明N型组件更具优势的实证数据。业内普遍将2022年视作N型光伏商业化元年,记者发现,近期,多家厂商披露了TOPCon组件的实证数据。

晶科能源发布的信息显示,一项由中国科学院在宁波的一个工商业屋顶项目中进行的实证测试结果表明,晶科TOPCon双面组件相较PERC组件具有更高的发电性能,最高可达8.9%,这主要得益于其更低的衰减,更优的温度系数、高双面率和更好的弱光表现。

本次实证测试还有一些细节值得关注,比如,随着辐照以及环境温度的提升,组件表面温度也随之升高。在PERC组件数据中,组件温度的上升导致了发电功率下降,反观N-TOPCon组件则变化甚微,功率更稳定。

针对一项在宁夏草地地面的实证测试,晶科表示,考虑到光伏组件的户外表现受到多种环境因素影响,如环境温度、湿度、辐照度、辐照角度和光谱效应等,且随着今年TOPCon技术从制造到实际项目落地,和TOPCon布局骤增,对该技术在户外的性能表现研究尤为重要。

晶科披露的草地实证结果显示,得益于TOPCon更低的衰减,更优的温度系数、高双面率和更好的弱光表现;实验结果表明,N型TOPCon双面组件的平均单瓦发电增益比PERC高3.93%,最高可达5.13%(发生在9月29日,该日具有强辐照度和高温)。

事实上,不仅仅是晶科,今年7月,晶澳科技也发布了相应的实证数据。2021年2月-2022年2月,公司在银川国家光伏户外实证基地展开了为期一年的户外实证项目。结果表明,晶澳N型组件单瓦发电量相比P型组件高出3.9%左右。

晶澳科技表示,理论上分析,由于具有优异的功率衰减特性、高温发电性能、双面发电性能、低辐照发电性能等优势,N型组件理论发电量增益在4%左右,这同实证项目数据基本吻合,N型组件发电性能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记者注意到,近日,中来股份也披露了一组基于中来TOPCon组件的测算数据。结果表明,N型TOPCon组件在系统端带来两大优势,一是单瓦发电量提升3.4%,二是BOS成本降低0.035元/W;此外,同面积土地上可多布置3.6%的容量,大大提升了土地利用率。

相比之下,其他N型技术的实证进度略慢于TOPCon。一家HJT厂商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从目前各公司投资HJT电池和调试爬坡时间来看,预计到明年2、3季度,大量的HJT组件将会出现在市场上。“等明年各HJT电站实证项目数据出来以后,能明确HJT电池各项招标的参数指标以后,HJT组件将会进入央企招标序列,预计会在2024年大量应用。”

记者了解到,TOPCon阵营方面的晶科能源、晶澳科技、一道新能源等均已有N型产品出货或中标了央企采购订单,产业化进展快于其他N型技术路线。

不过,N型产业化仍处于发展初期,目前N型产品总体渗透率比较低,对于其他N型路线而言,仍有赶超的可能。而且其他技术路线也不乏领头厂商,包括HJT阵营的华晟新能源、爱康科技,押注ABC的爱旭股份以及即将发布HPBC技术产品的隆基绿能等。

责任编辑: 余胜良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