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上车进程加速,成为新势力等车企的一大主打卖点。蔚来在近期新车型ET7上搭载了最远500米探测距离的激光雷达,并选择与供应商合作开发的模式。
国内初创企业图达通是蔚来激光雷达的供应商。蔚来智能硬件副总裁白剑在6月22日的媒体交流中介绍称,一般供应模式是先由Tier1开发,再转给主机厂做上车认证等工作。这种模式缺点是时间很长,Tier1需要开发1-2年,整车认证还需要很长时间,且主机厂想做一些深入定制是很难的。
“蔚来走的是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深入参与到激光雷达的主板电路、外观设计等开发工作,以便更好地与整车融合,同时开发周期也会大大缩短,供应链可靠性方面也能得到提升。例如在高算力芯片方面,我们就做了很多应对暂时性短缺的备案。”白剑称。
激光雷达是服务于自动驾驶功能的感知硬件,车企按照对其态度分为两派。一派以特斯拉为代表,主张不使用激光雷达,仅靠摄像头并辅以高性能计算来实现自动驾驶对环境的感知;另一派倾向于选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不同传感器融合的方案,受到更多车企的青睐。
前者备受争议的原因在于,摄像头被认为无法满足准确清晰的视觉要求。白剑表示,摄像头无法像激光雷达一样提供具备深度的信息,且随着距离变远图像会更不准确,“我们能看到的时间里,蔚来都不会选择纯视觉路线,因为未来5-6年都没办法让2D摄像头达到看得远、看得清等要求。”
市面上的新车型越来越多地将激光雷达作为必选项。6月21日刚刚发布的理想L9搭载了1颗128线激光雷达,供应商为禾赛科技,另外还搭配了11颗车身摄像头。2021年9月上市的小鹏P5宣称是“全球首款量产激光雷达智能车”。华为此前公布的高阶自动驾驶技术方案也配备了3个96线车规级激光雷达、6个毫米波雷达、12个摄像头和13个超声波雷达
搭载激光雷达的数量甚至也“卷”起来。为何蔚来仅搭载了1颗?白剑对此解释称,在车辆正向、高度行驶的情况下特别需要激光雷达,所以蔚来ET7选用了前向的激光雷达。而在其他位置,应用场景主要是无保护左转右转等,车速比较低,摄像头系统能够提供比较充足的信息。而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冗余不是靠激光雷达单独完成的,而是一个系统性的能力。
在具体形态方面,激光雷达分为机械式、半固态、纯固态等类型。白剑表示,理想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应用纯固态激光雷达,但目前纯固态还很难满足分辨率等性能要求;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混合固态是可量产且能满足要求的主流形式;纯机械类型可能会慢慢淡出市场。
激光雷达目前面临的一大问题是降本,这关系到其上车普及的速度,也是特斯拉不愿使用的重要原因。“激光雷达确实很贵,但没有像海外友商老板提到的那么贵,中国供应链很擅长做降本这件事,未来量产的成本下降空间还是非常可观的。”白剑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