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飞生物员工持股计划或即将完成股票购买 2000名员工已浮盈16%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2-03-14 21:23

3月14日晚间,智飞生物公告,公司控股股东蒋仁生本次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了公司1.8%股份。减持背后,或是公司实控人折价16%转让股份予员工持股计划,而此次交易完成后,智飞生物第三次员工持股计划也进入尾声。

员工持股计划或浮盈16%

大宗交易平台数据显示,3月10日和3月14日,智飞生物分别出现1580万股和1298万股的交易,两次大宗交易合计成交2878万股,成交均价均为100元/股,分别较当日二级市场价格下折16.23%、16.77%,成交总额分别为15.8亿元、12.98亿元。同时,两次大宗交易卖方营业部均为申万宏源丽水成大街营业部,买方营业部均为银河证券重庆万象城营业部。

据相关人士推断,上述交易股份为实控人转让股份予员工持股计划,而为了让员工持股计划顺利推进,公司实控人大幅折价让利金额超5亿元。针对上述推断,记者致电智飞生物,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并未给予明确回答。

记者注意到,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后,智飞生物推出了至今A股市场金额最大之一的员工持股计划,自筹16亿元、融资16亿元,共计32亿元携手公司2000名员工实践共同富裕。以管理机构产品的规模上限32亿元及1月28日公司收盘价105.62元/股测算,该员工持股计划所能购买和持有的股票数量约为3029.73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比例约为1.89%。这意味着,若此推断属实,本次占总股本1.8%的股份完成转让后,该员工持股计划已接近完成。

事实上,这已是智飞生物第三次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在前两次员工持股计划中,除实控人以外的公司管理层和核心员工已分享到了公司稳健高成长的硕果,这次惠及的是更多的员工。

公开资料显示,智飞生物曾于2016年和2019年推出过两期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员工数量分别为500人和800人。从2016年业绩最低谷起步,智飞生物2017年-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4.32亿元、14.49亿元、23.69亿元和33.00亿元,连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此前,智飞生物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1年实现净利润99.04亿元-105.64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股价方面,相比前两次完成员工持股计划时,最新股价上涨了6倍多和1倍多。

此前,智飞生物表示,本次员工持股计划能有效促进公司实施长期稳定的人才发展战略,彰显公司与个人共同持续发展的理念,调动管理者与员工的积极性;在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员工持股计划也积极推动实现股东利益与员工利益的平衡及共同富裕。

自研产品步入收获期

智飞生物是一家从代理起家,到代理、自研双翼发展的疫苗龙头公司,目前公司自研产品管线已经步入收获期。

3月1日,智飞生物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获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成为首个附条件上市的国产重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此前的2月21日,该疫苗获批作为新冠灭活疫苗的序贯(异源)加强针。华安证券认为,2022年,重组蛋白新冠疫苗正式获批,叠加新冠疫苗出海业务的持续推进,相关业务将继续为公司贡献大量现金流。

智飞生物打造的结核产品矩阵已迎来商业化,自主研发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宜卡)和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微卡)两个重磅品种前两年先后获批。3月13日,智飞生物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微卡已实现上海、北京、四川、浙江等21个省级单位的招标准入,公司也积极开展相应推广工作。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海外业务的布局和发展,践行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此外,智飞生物还有多个重磅品种处于研发后期,如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MRC-5细胞)已完成III期临床,15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四价流脑结合疫苗、福氏宋内氏痢疾双价结合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等处于III期临床阶段。这些品种有望在两三年内逐渐上市,为公司的发展奠定基础。(知蓝)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