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等相关激励政策出台,光伏行业迎来高速增长,光伏装机需求持续火热,供不应求的局面直接推动多晶硅硅料价格暴涨。
CPIA数据显示,截至11 月 3 日,光伏级多晶硅料价格从年初的10.79 美元/千克飙升至35.81 美元/千克,涨幅近2倍,硅料行业步入高景气通道。
放眼全球,世界产能排名前10的企业中有7家是中国企业,2020年国内多晶硅产能占比75.16%,2021年底有望达到81.72%。随着国内以更快的速度投放多晶硅产能,我国多晶硅产能占比进一步提升。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 2022年国内多晶硅企业产能投放将达到95万吨,用于消化庞大的市场需求。
硅料产业高景气,带动还原炉订单热潮
硅料扩产,设备先行。受益于上游多晶硅企业持续扩产,直接带动了相关上游设备供应商的景气度。其中,多晶硅还原炉业务便是一个典型的细分领域。
这一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双良节能,最近再次中标一个1.79亿元的多晶硅还原炉项目,采购方是宁夏润阳硅材料科技。数据显示,双良节能的还原炉业务订单在今年迎来爆发式增长,年内签订多晶硅还原炉设备订单总额约22.47亿元,是2020年公司总营收的108.45%。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已对中标与签订合同为同一项目的进行除重
值得一提的是,极强的产品力使得双良节能的多晶硅还原炉业务市占率长期保持市场第一,近三年来累计为行业各家硅料企业提供三百多台大型高效还原炉,客户涵盖新疆大全、东方希望、通威、亚洲硅业、新特能源等行业巨头,在该细分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
节能节水业务,赋能高增长的硅料产业
成立于1982年的双良,1985年便成功开发出国内第一台溴冷机。此后公司持续强化技术实力,参与制定了溴化锂制冷机国家及行业标准,在业内颇具影响力。
2003年,双良节能IPO上市后相继开发出换热器、空冷器等新业务,完善了公司节能节水系统布局。凭借精湛的技术和较低成本优势,公司多年来与电力等众多高能耗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空冷业务在电力、煤化工领域长期维持着第一名的市占率,是当之无愧的节能节水领域龙头。
以节水领域为例,双良节能用3年多时间攻克下空冷岛自主设计和制造技术,年初在神华定州发电厂成功启用国内首套自主设计的空冷岛,打破了国外企业空冷技术的垄断。相比传统水冷却塔,这种新型节水空冷塔一年节水量相当于一个50万人口城市的生活用水。
2021年全球能源进入短缺期,煤炭、石油期货价格屡创新高,国内少数省份已经出台相关限电政策。在能耗双控的背景之下,双良节能年初至今已中标及签订合同的节能节水订单总额为21.64亿元。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已对中标与签订合同为同一项目的进行除重
上述12个节能节水项目,不难发现除电力企业外,光伏上游的硅料企业对节能节水也有巨大需求。换言之,双良节能生产的换热器、闭式循环水、溴冷机等装备在多晶硅制造过程发挥着节能减排、节水的重要作用。
既是买方亦是卖方,与多晶硅客户达成战略合作
对于多晶硅客户来说,其与双良节能往往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关系。一是基于多来年的多晶硅还原炉采购合同,双良节能是其上游装备制造商;二是随着双良节能布局硅片环节,公司变为其下游硅料采购商。
9月22日,双良节能与光伏硅料企业新特能源签订了8.22万吨多晶硅料的未来5年长单采购合同,按当时均价测算,预计采购总金额约174.68亿元。
与此同时,公司也与江苏中能硅业签订了5.28万吨多晶硅料的近5年长单采购合同,预计采购总金额约112.09亿元。
两笔长单采购总额合计高达286.77亿元,一方面彰显了双良节能布局大尺寸硅片的魄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多晶硅客户对公司新业务布局的战略支持。
业内人士认为,整体而言,从硅料企业扩张、到受节能环保政策影响、再到买卖双方角色的互换,引发了双良节能的多晶硅还原炉大卖、节能节水传统业务迎来新机遇、硅片原材料得到保障等一系列积极变化,意味着未来双良节能或仍将多方位深度受益于多晶硅产业的高景气。(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