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离岸债违约处置测试案例今开庭审理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陈雨康2025-11-26 21:13

11月26日下午,上海金融法院公开审理了涉自贸离岸债违约处置测试案例。该案是《上海金融法院金融市场案例测试机制规定》发布以来审理的第二例测试案例 。

该案由上海金融法院的四名法官及三名院外专家组成审理庭,院外专家既有来自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高校的法学教授,又有国内精通国际金融体系和债券原理的金融学教授,为本案争议问题的精准判断提供了坚实的“智力”保障。庭审之前,多位法律、金融界专家对该案进行深入研究并提供了第三方意见书。

审理中,审理庭充分听取申请人的申请意见及被申请人、第三人的答辩意见。本案争议点聚焦区块链簿记发行的自贸离岸债是否合法有效、个人投资者是否享有独立的诉讼主体资格、案涉自贸离岸债是否构成交叉违约及预期违约,以及境内担保品处置程序和处置价格是否合理等问题。各方当事人代理律师结合本案事实,围绕相关法律条文、司法实务等展开多轮辩论。

记者注意到,鉴于案涉债券约定适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审理庭依申请人的申请,准许两名香港特别行政区执业律师作为专家证人就法律适用发表专业意见,就个人投资者能否直接行权、债券违约标准等问题接受各方当事人和审理庭的质询。

业内人士表示,本案的审理对于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离岸金融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测试案例围绕核心争议,组织各方当事人进行全方位辩论,对现行自贸离岸债规则进行了系统性的法律风险压力测试。在制度型开放背景下,本案着力增强我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规则与国际标准的兼容性,为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对防范跨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具有重要的制度支撑作用。

审理庭将遵循独立表决、多数决定以及异议保留原则,基于案例事实,就测试案例所涉实体争议作出认定并出具司法意见书。

责任编辑: 孙孝熙
校对: 冉燕青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