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岭药业: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交融,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健康治理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燕云2025-11-25 15:17

在近期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十五五”规划的建议中,“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促进中西医结合”再度被提及。近年来,中医药作为“民族瑰宝”不仅需要传承,更需要与时俱进推动创新,走向全球,已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业界人士的共识。

众多上市公司中,专利中药龙头公司以岭药业(002603.SZ)正是中医药现代化的践行者。近日,以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中药研究院院长魏聪及以岭药业国际贸易中心负责人孙学非接受媒体采访,阐述了以岭药业在中医药现代化及国际化层面的贡献。

石家庄生物医药院士工作站内,魏聪展示出了国际医学界的权威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篇论文——《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CTS—AMI随机临床研究》。

魏聪表示,循证医学是国际通行的“金标准”,通过循证医学研究正本清源,能够还中医本来面目:“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在国际医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成果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充分展现了络病理论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方面的确切疗效和特色优势。”

近年来,在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支持下,以及中西医领域专家广泛参与下,以岭药业科研团队经过系统研究,让络病这一古老而崭新的理论被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及从业者认可。

“我们将古代‘经络如江河’的比喻,转化为可量化研究的理论模型。”魏聪介绍,这种理论创新并非对传统的颠覆,而是通过现代医学视角,让千年中医智慧具备与国际医学界对话的基础。

以岭药业所强调的现代医学视角,正是中医药能够叩开“世界之门”,与全球医学界实现“同频共振”的关键。据介绍,以岭药业科研团队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及临床实践,首次系统构建了络病理论体系,提出络病证治、脉络学说、气络学说三大理论框架。络病理论系列创新成果不仅获得6项国家级科技奖项,更重要的是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然而理论再先进,也需要让国际医学界听得懂、信得过。魏聪指出:“国际医学界对中药的质疑,本质上是对疗效确定性的需求。”通过循证医学研究,以岭药业将“整体调节”的中医理念转化为可量化的临床数据,以大量国际医学界认可的循证研究论证中药疗效,逐渐改变了海外医生对中药的认知。

循证研究能保障疗效,但出海依旧需要克服重重困难。以岭药业国际贸易中心负责人孙学非指出:“中医药出海面临的最大挑战,莫过于中西医学体系的理念冲突与各国法规差异。”

孙学非介绍,在东南亚市场,通心络胶囊等通络中药以药品身份进入医保目录;而在东欧某些国家,受限于当地法规,只能以保健品类别销售。针对这种情况,企业采取“本土化适配”策略:在越南,联合当地医院开展临床观察;在非洲,与传统医学机构合作进行药物特性研究。孙学非回忆,这种“入乡随俗”的严谨态度,让通心络胶囊成为该国首批以“草药与天然药物”身份获批进入医院销售的中国中成药。

“如今,在加拿大温哥华的连锁药房、肯尼亚内罗毕的中医诊所,以岭药业的产品已不再是陌生面孔。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自主研发的酸枣仁油软胶囊获得百余个国际批文。”孙学非表示,这种转变背后,是中医药从“文化符号”向“临床解决方案”的身份进阶。

传统医学要赢得国际认可,既需要坚守临床价值的本质,也要具备用现代科学语言讲述故事的能力。让中医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健康治理体系,而非让世界适应中医,这或许正是以岭药业为中医药行业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带来的真正启示。(燕云)

责任编辑: 刘少叙
校对: 祝甜婷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