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798,1分钟内股价跳水跌停!医疗器械迎重磅利好,23只低PE股砸出“深坑”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梁谦刚2025-11-25 12:42

医疗器械板块的估值正在被重估。

水产品龙头1分钟内股价跌停

今日(11月25日)早盘,AI赛道延续昨日上涨势头,CPO概念、光通信、铜缆高速连接、PCB、英伟达概念、AI眼镜等题材涨幅领先。

消息面上,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1月24日,美国白宫发布声明表示,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启动一项旨在利用人工智能(AI)变革科学研究方式、加速科学发现的全新国家计划“创世纪计划”。

此外,科技巨头亚马逊宣布将投资高达500亿美元,用于扩展公司面向美国政府客户的AWS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HPC)能力。

此前强势的水产品、军贸概念、种业题材遭遇调整。水产品概念龙头中水渔业(000798)今日小幅低开,开盘后1分钟内股价触及跌停板,约在10:51跌停板被撬开。截至午间收盘,该股跌9.7%。此前7个交易日,该股均录得涨停板,成为同期涨停板最多的股票。

11月24日晚间,中水渔业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近期公司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截至2025年11月24日,公司滚动市盈率为85.29倍,市净率为14.83倍,公司当前的市盈率、市净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公司提醒,公司近期股票波动严重异常,可能存在非理性交易行为,交易风险较高,存在股价大幅上涨后回落的风险。

北京上海两地相继发文,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网站11月24日消息,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六部门印发《北京市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从创新器械临床研发、注册上市、落地生产、推广应用、集群发展、数字赋能及出海远航等维度切入,制定15条有力支持措施,助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创新医疗器械产业高地。具体措施包括:支持创新器械临床研发和注册上市、支持创新器械成果落地和推广应用、支持医疗器械生态集聚和链群发展、支持医疗器械数字赋能和智慧升级、推动创新器械开放合作和出海远航等。

就在同一天,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推动扩大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用耗材医保支付范围,覆盖更多创新产品。在国家医保药品和“新优药械”产品目录发布1个月内,根据临床需求和医院特色,及时配备使用。对具有明显临床价值、创新性强的第二类医疗器械,鼓励申请适用创新特别审查程序,优先注册检验、技术审评和注册体系核查;属于全国首个或符合优先审批条件的医疗器械参照实施。完善咨询路径,优化注册申报事前辅导和事中服务机制,提高申报资料质量、缩短补正时间,第二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平均周期压缩至六个月内。

医疗器械行业迈入黄金发展期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从顶层设计入手推动医药产业创新,这意味着我国医药产业将迎来拔节起势、蓬勃发展,具有更强的创新创造力和全球竞争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医疗需求升级及技术创新等因素,中国及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并将逐步释放出巨大潜力。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简称“沙利文”)数据分析,中国近年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逐年攀升,已跃升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根据沙利文数据分析,2020—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总体市场规模已从7298亿元人民币增至9417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速为6.6%。预计到2035年,中国医疗器械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81万亿元人民币。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医疗器械板块的长期投资机会来自创新、出海和并购整合,板块的创新性和国际化能力得到认可、估值正在被重估。创新药板块大涨之后,医疗器械板块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改进式创新、突破式创新的产品正在被逐步认可,也有一批公司积极战略拓展第二增长曲线、实现海外业务高增长,估值迎来上涨。

低PE+高回撤的医疗器械股出炉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11月24日收盘,医疗器械行业A股市值1.38万亿元。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两大龙头A股市值超1000亿元,分别达到2340亿元、1110亿元。新产业、鱼跃医疗、惠泰医疗A股市值介于300亿元至500亿元之间。

估值水平方面,据数据宝统计,截至11月24日收盘,滚动市盈率(PE)低于40倍的医疗器械股有45只。其中13股滚动市盈率不到20倍,包括九安医疗、康德莱、英科医疗、奥美医疗、维力医疗等。

上述这45只医疗器械股中,11月24日收盘价与年内高点相比,23股回撤幅度超20%。其中5股回撤幅度逾30%,分别为爱博医疗、麦澜德、三诺生物、安杰思、健帆生物。

爱博医疗回撤幅度最高,达到43.77%。公司是国内首家高端屈光性人工晶状体制造商,提供精良且多元化的人工晶状体产品系列,涵盖多个产品类别和价位。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2.9亿元,同比下滑8.64%。公司近期接受机构调研时透露,经过2025年的市场铺垫,预计龙晶®PR的销量将在2026年稳步上量增长。同时,公司高端高透氧材料研发项目正稳步推进,新一代角膜塑形镜产品计划于2026年正式上市。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校对:王蔚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