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深刻意义,远不止提升效率,更是一场关于企业价值理念的塑造。当劳动的价值被深刻定义,当职工的创新创造力量被普遍看到,当职工将企业的发展视为实现自身价值的机遇和舞台,职工与企业便结成了相互成就的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日前,《工人日报》连续刊发《宗申集团依靠职工办企业调查》,记者通过深入采访,剖析民营企业宗申集团如何通过真心依靠职工、真诚服务职工的行动,汇聚起攻坚克难、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力量,造就个人成长与企业壮大同频共振的生动局面。
从一个嘉陵江畔的摩托车修理铺,到拥有2.7万名职工、手握专利1.17万件、年销售收入和总资产“双500亿”的中国企业500强之一,宗申集团在长达43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秉持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无论如何转型、调整,“依靠职工办企业,服务职工同发展”的理念始终没有变。
“没有职工个人发展的企业,就谈不上真正的发展”“企业要让每个奋斗者都有成长的空间”“要建百年企业,必须让职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宗申集团的这些理念成就了一大批与企业共同成长的高素质产业工人。这里有从下岗女工成长起来的技术专家,有在企业帮助下抗癌成功的技术骨干,有双双从流水线上成长为高管的夫妻。普通工人,只要肯钻技术、有真本事,就能被看见、被尊重、有奔头。据统计,该公司95%的中高层管理者从一线职工晋升,青年技术骨干占比41%,5年厂龄以上职工占总人数的90%,技术技能人才达到1.3万余名。
与此同时,秉持“职工幸福是发展动力”的宗申集团,关注职工从思想到工作及生活的多样化需求,精心打造职工食堂、春节暖心返乡、青年公寓、健身中心等服务品牌和阵地,设置心情管理看板和维权委员会,为了解决职工后顾之忧,还建起了幼儿园、小学,为患病和困难职工提供救助金,全力帮助职工解决急难愁盼,实现安居乐业。
值得关注的是,宗申集团坚持“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促党建”,创建“红岩先锋”基层党组织,创新打造“流动工会”阵地、“红嫂”帮扶团队,健全集团到班组的五级工会服务体系,推动工会工作向“以员工为中心、以企业发展为导向”的服务满意型转变,促进职工全面发展,实现职工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双向赋能。
投资于职工,就是投资于企业的未来。当不少企业家为如何创新、怎样布局而苦恼时,看似传统的理念“依靠职工办企业”愈发显现出独特的智慧力量。宗申集团的实践证明,“依靠职工办企业”并非一句口号,而是企业谋求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职工身处生产经营第一线,对工艺流程的改进、用户需求的变化,洞察最为敏锐。以关爱和尊重获得职工的支持,以民主管理等渠道获取来自一线的建议,企业就能拥有源源不断的集体智慧。这种自下而上的效率提升,比自上而下的“压力传导”更持久、更有韧性。
事实上,“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深刻意义,远不止提升效率,更是一场关于企业价值理念的塑造。当劳动的价值被深刻定义,当职工的创新创造力量被普遍看到,当职工将企业的发展视为实现自身价值的机遇和舞台,职工与企业便结成了相互成就的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劳动关系会更加和谐稳定。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新时代建设一流企业的内在要求。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劳动关系和谐,则企业兴旺、国家昌盛。企业以实际行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就会拥有健康发展的基础,进而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十五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充分调动全社会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蓝图变为现实,需要每一家企业、每一位职工的勠力同心。当越来越多的企业解锁“紧紧依靠职工”这个发展密码,必将带动千千万万职工焕发干事创业、创新创造活力,成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