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百会理事长张永伟:技术引领将成汽车供应链走出内卷的重要战略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韩忠楠2025-11-24 14:44

伴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中国汽车供应链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与此同时,传统的汽车供应链边界也在发生显著变化,如何提高汽车供应链安全和稳定性,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近日,在智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暨淮南深度融链发展大会上,车百会理事长张永伟系统分析了当前全球汽车供应链呈现的多个显著变化。

张永伟表示,目前我国在全球汽车供应链中作用突出,“走出去”已成为企业的普遍共识。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动力电池在全球的装机份额已经接近70%,连续多年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伴随着汽车智能化的趋势,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优势也逐渐显现。

张永伟判断,未来在全球的汽车供应链中,中国零部件的占比比率应该越来越高。

“按照规划,‘十五五’末,中国汽车企业生产的汽车预计达到4000万辆,其中,国内销售大概2800万辆,其余1200万辆甚至更多的汽车将在海外生产或者销售。更重要的是,中国汽车零部件对海外车企的供应量会越来越高。”张永伟认为,在这种趋势下,动力电池、芯片、软件将成为未来汽车供应链的竞争焦点。

以电池产业为例,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自主可控的动力电池供应链,但上游资源,包括锂、钴、镍等均集中在一两个国家。同时,技术的变化对电池供应链的影响也比较大。近期,广汽集团全固态电池中试产线已正式建成投产,多家企业都乐观表态固态电池预计在2027年实现小规模量产。

张永伟认为,技术创新对供应链意味着迭代挑战,新技术必然会带来先进产能对落后产能的替代。从这个角度来说,保障电池产业链的安全至关重要。

谈及当前汽车产业高度关注的汽车芯片,张永伟分析,当前芯片领域最显著的变化是中国的汽车芯片产业在快速崛起,地平线、华为的国产芯片让汽车芯片产业链有了稳定保障,但仍然有部分芯片的供应安全不容乐观,甚至只是刚刚进行国产化,这部分芯片将成为汽车进入智能化时代的重要技术瓶颈,另外汽车操作系统和软件生态的构建,也是汽车供应链体系需要关注的重点。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低空领域、无人船舶、机器人等行业所需的大量零部件,部分也来自汽车供应链。张永伟认为,这些新兴行业在技术研发为主的阶段,快速对接汽车这样庞大的供应链体系,可以实现快速领跑,这也是我国工业体系支撑力量的一个重要体现。

展望未来,张永伟认为,构筑安全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已经成为企业新的战略要求,就是既要做到生产环节的高效率,又必须保障自己的供应链能够安全可控。

“这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资本、人力,在更广泛的领域布局,特别是对于整车企业来说,需要特别注重产业链融合。”张永伟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汽车产业的“内卷式”竞争,已经从整车企业传导至供应链端,汽车零部件企业也面临着内卷的压力。对此,张永伟建议汽车零部件企业应该由被动的内卷转向高质量发展。

具体可以通过几方面来实现。一是提高自身的快速反应能力,当整车企业提出新需求时,零部件企业需要快速反应,匹配汽车开发周期逐渐缩短带来的新要求;二是就地供应。“哪里有整车企业,哪里就要衍生出配套的供应链企业。现代汽车产业集群一定会朝着‘块状式’发展,这不仅是成本需要,也是为了保障供应链安全。”张永伟指出,这个趋势不仅在国内如此,全球的汽车产业链也会朝这个方向发展。

张永伟认为,综合来看,技术引领将成汽车供应链走出内卷的重要战略。

“过去,我们总是习惯了开发一代、储备一代、供应一代,但现在供应链企业靠一次技术创新、靠大规模制造来实现发展的模式基本结束了。就像电池一样,只有一代电池,实现了海量的规模布局,一旦电池技术更新换代,过去的产能就是工业的包袱。”张永伟强调,汽车供应链企业必须持续进行技术迭代,至少比整车企业快半步,甚至快一步,才能逐渐走出内卷。

责任编辑: 刘少叙
校对: 盘达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