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南沙正处于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关键机遇期。在“南沙金融30条”的牵引下,南沙在大湾区科技与金融创新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在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平行论坛——2025大湾区科技与金融创新发展大会上,广州市南沙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孙勇表示,南沙将在深化大湾区科技金融创新中争当排头兵,携手各界共绘科技创新与金融赋能的发展蓝图。
孙勇介绍,南沙作为承载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等多重使命的重大平台,战略红利加速释放。随着“南沙金融30条”“双15%税惠”等重磅政策落地见效,南沙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2025年前三季度GDP增速跃居全市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7.8%,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5.48%,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300家,35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4家上榜2025全球独角兽榜单。
在金融创新领域,南沙已形成支柱性产业优势。金融业增加值在全区GDP的占比超11%,税收常年位居行业前五,累计落地近百项金融创新成果,近40项入选国家、省、市创新案例或试点。作为全国首批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和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南沙也是华南地区最大的飞机船舶租赁集聚地,金融开放创新能级持续提升。
孙勇重点阐述了南沙在金融赋能科技领域的五大核心举措。在融资服务方面,依托“益企共赢计划”和100亿“粤科融”专项额度,推动21家合作银行向583家科技企业授信超6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占比超60%;QFLP、QDLP试点企业达15家,获批额度超310亿元,实现跨境资本双向流动。
上市培育方面,南沙已培育17家上市企业,总市值超2100亿元,融资规模突破350亿元。今年5月推出“鲲鹏计划”上市培育体系,专项开展北交所培育攻坚,助力科创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风投创投方面,南沙新区科创母基金入选全国区县级政府引导基金30强,撬动子基金规模超180亿元;千亿级产业基金群加速成型,2000亿元广州产创投母基金落地运作,多只专项基金密集布局,坚定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投南沙”。
综合服务方面,南沙推动金融机构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贷等产品,累计授信超100亿元;出台系列政策,完善科技企业培育、成果转化、规模倍增等支持体系,优化科技金融生态。
创新载体方面,99平方公里南沙科学城加速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扎根发展,19个粤港澳联合科技攻关项目立项;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入列,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启动建设,22家新型研发机构集聚,全域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孙勇表示,当前正值“十五五”即将开局和《南沙方案》第二阶段目标推进的关键节点,南沙将全力推动“五港联动”,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创业生态,诚邀各界共享国家战略红利,在科技金融融合发展中实现共赢。
校对:李凌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