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体检有望在多个城市铺开
来源:证券日报作者:陈潇2025-11-21 07:50

近期,多地持续推进房屋体检制度落地,郑州、东莞、武汉、长沙等城市相继发布相关实施方案或技术规范等,在明确体检对象、体检内容的同时,也开始逐步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11月18日,河南省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郑州市城镇房屋安全管理“三项制度”试点实施方案及工作细则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面向公众征求意见。该文件拟建立房屋安全管理资金制度、房屋体检制度和房屋保险制度“三项制度”体系,推进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通知》明确,将对郑州市房龄30年及以上的城镇住宅房屋实施首次体检,并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房龄30年及以上的城镇非住宅房屋实施首次体检,体检内容涵盖城镇房屋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围护系统、设备设施及管线等重要部件。

《通知》显示,体检结论分为“通过”“基本通过”和“不通过”三类。对于结论为“不通过”的房屋,将督促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停止使用,并进一步开展房屋安全鉴定或采取加固、修缮等处置措施。竣工验收或安全鉴定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记者在梳理时注意到,与郑州类似,大部分城市普遍规定房龄在30年左右的“高龄”房屋为主要体检对象。例如,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于10月30日印发《长沙市城镇房屋结构安全体检技术指南(试行)》,明确对不同类型房屋的定期体检频次作出细致划分,房龄在25年内的一般不强制进行体检,房龄超25年未达设计使用年限的公共建筑每5年至少1次;同类多业主住宅每10年至少1次;经营性自建房经营前必须体检,房龄超25年的每2年至少1次。

不少城市则在体检技术规则上不断完善。例如,湖北省地震局下属武汉地震工程研究院主编的《武汉市城镇房屋体检技术导则》近期正式落地实施。体检内容上,从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围护系统、设备设施及管线四个分部进行了详细规定。体检程序上,从基础数据采集环节开始,就明确了数据采集的标准和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房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各地房屋体检机制逐步落地,未来体检结果有望成为老旧更新、资金安排、改造决策的重要依据,使城市更新在更精准、更科学的基础上推进。

同策研究院联席院长宋红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已进入存量时代,城市更新正成为带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这一背景下,房屋体检可以通过对地基、结构、管线、电路等关键部位的系统检测,提前发现安全隐患和微更新需求。“不少城市关于房屋体检的公共账户此前并未完全建立,而这轮房屋体检的全面铺开,有望成为资金公共账户加快落地的契机。”

责任编辑: 邓卫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