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中国原产割草机器人发起反倾销调查 大叶股份称将调整生产结构积极应对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刘灿邦2025-11-20 20:54

11月20日晚间,大叶股份(300879)公告,公司于近日获悉,11月1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立案公告》,应Husqvarna Manufacturing CZs.r.o.公司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的割草机器人发起反倾销调查。

此次调查针对2024年10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向欧盟出口割草机器人的中国企业,立案后7日内需提交抽样问卷。强制应诉企业确定后30日内提交完整问卷,“合作企业”可获单独/平均税率,否则将面临惩罚性税率或失去欧洲市场。

大叶股份表示,针对上述反倾销调查,公司将采用以下应对措施积极应对:经过公司多年国际化运营已经基本完成全球生产战略布局和供应链布局,公司将调整境外生产基地的生产结构,整合公司内外部生产资源,以有效应对欧盟反倾销对公司割草机器人板块业务的影响。

同时,大叶股份已于今年2月完成了德国子公司AL-KOGerräteGmbH(以下简称“AL-KO”)的收购工作,增加了奥地利生产基地,公司认为,上述割草机器人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可通过AL-KO公司在当地直接运营。

大叶股份判断,本次对中国割草机器人的反倾销尚处于调查阶段,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继续保持关注,坚决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并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在此前的机构调研中,大叶股份曾回应公司生产基地布局及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举措。

据悉,大叶股份在国内有大叶总部和领越智能两大制造基地,在国外有墨西哥制造基地、奥地利制造基地和美国海外仓及组装工厂。公司称,产能是一个整体的战略布局,产能的规划将根据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客户需求而定,未来扩产计划请关注公司相关公告。

此外,大叶股份认为,今年4月的美国加税政策以及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情况,充分证明公司目前全球生产基地的布局是正确的。随着进口国政治经济、关税政策、贸易政策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公司提前布局海外制造基地,尽可能分散海外业务风险,实施低关税制造基地替代,有利于公司快速、健康、全面发展。

今年前三季度,大叶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0.7亿元,同比增长122.23%;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483.56%。其中,第三季度营收为5.22亿元,同比增长83.41%;净利润亏损1.01亿元,同比减少218.83%。

谈到上述营业收入的变动,大叶股份称,公司产品性价比高、竞争力强,深受终端消费者青睐,导致营业收入增长较多;且报告期内新增子公司AL-KO使得营业收入增加所致。

在互动平台,有投资者问及公司第三季度收入增长而利润亏损的情况。对此,大叶股份回应称,公司受行业季节性影响,三季度属于行业销售淡季,面对市场激烈竞争,公司致力于提高研发创新水平,不断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持续丰富产品种类,为后续经营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公司品牌建设和业务拓展方面,需要广告投入和建设人才梯队,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有所增加。公司将继续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及成本控制等措施,推动经营质量持续改善。

在此前调研中,大叶股份还提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下游终端客户需求的不断提升,园林机械产品智能化、自动化、平台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锂电类、智能式产品将是公司后续发展的重点产品方向。公司通过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系统控制技术、电池组和电源管理技术、充电器技术等方面的研发,通过提升园林机械产品使用的舒适性、安全性、便利性和可控性等方式,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责任编辑: 孙宪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