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全线大跌!美股,利空来袭!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陈铭2025-11-19 07:32

美股科技股继续回调!

当地时间周二,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挫。截至收盘,道指、纳指跌超1%,标普500指数跌0.83%。科技股集体大跌,美股科技股七巨头指数跌近2%,费城半导体指数跌2.3%。英伟达跌近3%,美光科技跌超5%,亚马逊、AMD跌超4%,微软跌2.7%。

同日,欧洲股市主要股指也全线下跌,德国DAX指数跌1.85%,法国CAC40指数跌1.86%,英国富时100指数跌1.27%。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对人工智能泡沫和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持续困扰股票市场,而美联储降息预期的降温,同样令风险资产承压。当前,投资者正密切关注英伟达关键财报和因政府停摆而推迟发布的就业数据。

科技股全线大跌

周二,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纳指盘中跌幅一度接近2%,费城半导体指数一度跌超3%。截至收盘,纳指跌1.21%,道指跌1.07%,标普500指数跌0.83%,美股科技股七巨头指数大跌1.82%,费城半导体指数跌2.3%。

个股方面,大型科技股全线下挫,亚马逊跌超4%,英伟达跌2.81%,微软跌2.7%,特斯拉跌1.88%,Meta跌0.72%,谷歌A跌0.26%,苹果微跌0.01%。半导体板块重挫,迈威尔科技跌近6%,美光科技跌超5%,AMD(超威半导体)跌超4%,ARM跌3%,阿斯麦、台积电、英特尔跌超1%。

英伟达即将在周三美股收盘后公布财报,投资者期待依据其财报评估AI资本支出和收入的可持续性。在当前强劲财报季尾声公布业绩的该公司,一直处于关于今年人工智能(AI)推动的市场上涨力度的辩论中心。而由于多家科技巨头债务发行激增,市场对科技股昂贵的估值和AI基本面稳健性的担忧日益加剧。

分析人士指出,此轮科技股的抛售潮,受到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一是,市场对AI估值过高的担忧持续,尤其是在英伟达财报披露前,投资者保持谨慎。二是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大幅降温,对风险资产的价格造成了打压。三是,对宏观环境不确定的担忧笼罩市场。

当科技巨头持续重金投入人工智能之际,投资者对经济增长前景的重新评估正使金融市场承受更广泛压力。摩根大通副总裁Daniel Pinto警告AI估值面临重估,并称任何回调都将在股市产生连锁反应。“该领域可能出现调整。”Pinto周二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彭博非洲商业峰会上表示,“这种调整也将带动其他板块、标普指数及整个行业出现调整。”

五大科技公司今年预计将斥资371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用于训练和运行复杂模型。麦肯锡指出,为满足需求,到本十年末该基础设施将需要5.2万亿美元的投入。“为了证明这些估值合理,你们设想的生产率水平确实会实现,但可能不会像当前市场预期那样快速实现。”Pinto说道。

日前,Natixis Investment Managers Solutions投资组合策略师Garrett Melson表示:“市场叙事在过去几周确实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对AI的反应机制已从奖励不断增长的资本支出,急剧转向对进一步投资和未来回报的快速增长的怀疑。”

Melson表示:“再加上实际资金和系统化账户的拥挤仓位,就构成了急剧去风险和随之而来的叙事重置的所有条件。”

另外,人们对美联储不会在12月进行第三次降息的担忧日益加剧,这令风险资产持续承压。11月18日,根据芝商所的美联储观察(FedWatch)工具: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42.9%,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57.1%。美联储到明年1月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48.2%,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35.6%,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16.1%。

投资者期待美联储提振经济并维持低利率,以为更高的股票估值提供理由。美联储10月会议纪要和9月非农就业报告将分别于周三和周四发布。

美银调查:“卖出信号”被触发

据彭博社报道,美国银行月度基金经理调查显示,投资者现金配置比例已降至关键阈值下方,在市场对高企的科技股估值疑虑渐浓之际,此举触发了所谓的“股票卖出信号”。此次美银调查于11月7日至13日进行,覆盖172名参与者,合计管理资产规模4750亿美元。

美银策略师迈克尔·哈特尼特(Michael Hartnett)在报告中指出,全球基金经理们的股票配置升至2025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但现金持仓比例降至仅3.7%,这种情况自2002年以来仅出现过20次,而每次出现后的一至三个月内股市均走低且国债表现更优。

哈特尼特表示,鉴于美银调查中投资者股票配置比例仍居2月以来最高水平,若下月未能实现降息,市场将“进一步修正”。这位策略师强调当前仓位对风险资产而言已是“逆风而非顺风”。

在经历了数月的市场狂热后,基金经理对AI领域的风险评估正变得愈发审慎。美银调查显示,“潜在的人工智能泡沫”被列为最大尾部风险。同时,20年来首次有投资者认为企业存在“过度投资”现象。调查显示,认为“AI泡沫”是市场最大尾部风险的受访者比例从上月的33%跃升至45%,使其成为当前最受关注的风险点。与此同时,高达53%的基金经理认为AI股票已经处于泡沫之中。

尽管泡沫担忧升温,但投资者对AI的长期价值依然抱有信心。53%的受访者认为AI“已经”在提升生产力,达到三个月来的高点。展望2026年,43%的投资者将“广泛的AI生产力提升”视为最积极的看涨催化剂,而“AI资本支出加速停滞”则被26%的投资者视为第二大看跌因素。

调查还显示,约42%的受访者预计,明年国际股票将成为表现最佳的资产类别,仅有22%的受访者认为美国股票将领跑。这一预期与高盛集团策略师Peter Oppenheimer的预测一致,后者认为未来十年美国股票的表现将落后于所有同类资产。

校对:刘榕枝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