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创纪录政府“停摆”落幕 经济“后遗症”难消
来源:经济参考报作者:秦天弘2025-11-18 09:15

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一项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持续43天的美国史上最长政府“停摆”闹剧终于落幕。不过,本轮政府“停摆”将对本已面临诸多挑战的美国经济造成新的拖累,给市场留下的“创伤”还需要时间抚平。

创纪录“停摆”持续影响经济前景

据路透社报道,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言人朱莉·科扎克表示,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将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预计今年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将低于此前预测的1.9%。

科扎克在一场记者会上说,美国经济过去几年展现了韧性,但目前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国内需求疲软,就业增长也在放缓。移民流入减少、关税问题以及更广泛的政策不确定性等因素,共同抑制了美国的经济活动。她说,由于政府“停摆”造成数据缺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美国经济表现的评估能力受到影响。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此前估计,为期六周的“停摆”将给美国造成约11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预测,美国今年四季度GDP增速将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美国媒体指出,政府支出下降会导致美国生产水平下降,也会因此影响就业。部分人群因拿不到工资而削减消费,所以总体上会导致美国经济下行。与此同时,“停摆”反映了美国两党的撕裂以及美国财政风险高悬。在美国政府债务高企的背景下,市场投资者对美国宏观政策的信心持续下降,这不利于美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美国国会众议院11月12日以222票对209票通过了临时拨款法案,美国总统特朗普同日签署使其生效,结束了这场长达43天的政府“停摆”。不过,该法案并未包括民主党人要求的延长《平价医疗法案》保费补贴的核心诉求。

新加坡大华银行11月13日发布的宏观经济报告称,尽管美国政府的创纪录“停摆”暂时结束,但由于临时拨款法案仅维持至2026年1月30日,未来仍面临再次“停摆”的重大风险。此次“停摆”不仅导致经济活动复苏滞后,还可能造成关键经济数据(如10月就业和CPI报告)永久缺失,使政策制定者“两眼一抹黑”。

基于此次“停摆”的影响,大华银行将2025年美国GDP增长预测从1.7%下调至1.5%,并将2026年增长预测从1.5%上调至1.7%。报告警告,2026年预测面临的主要风险是1月30日之后再次出现长期政府“停摆”,这可能对航空业等实体经济部门造成危害。

瑞银投资银行近期发布的分析报告对美国经济现状尤其是劳动力市场表达了担忧。瑞银首席经济学家乔纳森·平格尔指出,就业数据存在显著疲软,这可能给整体经济复苏带来严重风险。

有分析指出,今年以来,包括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内的经济学家,多次描述就业市场呈现“低招聘、低解雇”的特征。雇主在扩招方面保持谨慎,同时也不愿轻易裁员。但瑞银认为,随着企业经营压力加剧,这种平衡或将打破。此外,美国密歇根大学报告称,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50.3,显示就业市场的前景忧虑蔓延。失业风险上升正削弱家庭对未来的预期,同时小企业主信心因通胀与劳动力市场动荡而持续萎缩。

瑞银警告,劳动力市场收缩可能冲击消费支出与家庭信心。若招聘市场态势未见改善,美国经济可能面临重大下行风险。随着裁员加速与招聘停滞,劳动力市场前景趋于黯淡,这预示着整体经济复苏或将面临严峻挑战。

经济民生“坏账”难以挽回

政府“停摆”期间,美国共和、民主两党深陷对抗僵局,“停摆”影响不断扩大,在经济和民生等领域留下了难以挽回的“坏账”损失。

本次政府“停摆”对航空系统带来的冲击尤为明显。美国航空协会表示,自10月1日政府“停摆”以来,有超过500万旅客受到航班延误或取消的影响。而且“停摆”的影响可能将在未来数月乃至数年内继续制约美国航空系统的发展。

“停摆”结束不能使一切立刻回归常态。美国交通部长达菲此前表示,政府“停摆”结束后,空管员完全返回岗位仍需数日甚至一周时间,这意味着航空出行恢复正常还需要一些时间。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前财政部官员加里·赫夫鲍尔表示,此次政府“停摆”对经济的最大影响是航班取消,而这种情况显然会持续到11月底的感恩节,这是一年中美国航空出行最繁忙的时期。

政府重新运作后,各项服务也不会立即恢复正常。工资遭到拖欠的大约140万名联邦雇员将陆续领到补发工资,但各机构补发工资的时间各有不同。针对4000多万低收入人群的“补充营养援助计划”此前暂时“断粮”,政府“开门”后全额补助到位尚需时日。此外,环境许可、工作场所检查等积压工作也需时间清理。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报道说,美国各大国家公园将努力弥补因游客减少而造成的收入损失、美国纳税人因美国国家税务局积压工作量而将等待更久才能领取退税……政府“停摆”的影响持续时间可能会远超“关门”的43天。

“数据迷雾”困扰美联储决策

美国政府“停摆”结束后,积压的经济数据将陆续发布。尽管9月非农就业、三季度GDP等关键指标将公布,但10月CPI等核心数据因采集方式限制可能将永久缺失。这场“数据迷雾”正在困扰美联储12月的利率决策,部分经济学家警告称,若关键数据持续缺失,可能导致美联储内部出现激烈分歧。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43天政府“停摆”造成前所未有的数据空白,影响美联储对经济状况的判断。有经济学家表示,市场处于“非常黑暗和迷雾”的状态,虽然迷雾正在消散,但不会在短时间内完全清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此前表示,数据缺失可能影响委员会决定。

据摩根士丹利预测,美联储在12月9日至10日的议息会议前,能够获取9月就业、通胀、零售销售及三季度GDP初值等完整数据,而关键在于10月和11月的就业报告能否及时发布。

有美国媒体表示,从历史情况看,美国政府“停摆”结束后,经济数据的恢复发布并无固定时间表,且不同数据的恢复速度存在差异。当前,数据真空使美联储在12月议息会议前陷入“盲飞”状态,令政策不确定性激增。同时,这也可能加剧市场对美联储政策的猜测,导致金融资产价格异常波动。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