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量子计算正加速从实验验证走向商业化应用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阙福生2025-11-18 08:41

据“安徽发布”消息,2025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将于11月20日至22日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中信证券认为,量子科技在处理特定问题时相比经典信息工具有巨大优势,下游可应用于计算、通信、测量等领域。2025年10月,量子科技接连斩获“诺贝尔奖”及《Nature》封面,此前2024年11月,谷歌推出量子芯片willow,拥有105个物理量子比特,实现多项性能突破;我国亦于2025年3月推出“祖冲之三号”,性能对标willow。我国在“十五五”规划未来产业布局中,将量子科技排在首位,高度重视其产业化发展。目前量子通信率先产业化落地,其中龙头企业领跑行业。量子计算市场有望于2028—2030年迎来高速发展,建议持续关注量子科技行业。

中金公司认为,量子计算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前沿方向,正加速从实验验证走向商业化应用。随着全球科技巨头(谷歌、IBM、微软等)不断突破量子比特规模与纠错精度,中国在“祖冲之”“九章”等原型机实现多点超越,ICV预计全球量子计算市场规模在2024—2035年由50亿美元增长至8000亿美元以上。其中,硬件环节先行受益,测控系统、稀释制冷机等核心设备有望早日进入量产周期。中金公司判断,量子计算正处于由科研突破向商业落地的关键拐点,硬件环节或将率先实现产业化突破。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1)量子计算处于早期突破阶段,量子纠错是关键。当前,量子计算已成为最具颠覆性的前沿技术之一,并逐渐形成集基础科研、工程研发、应用探索和产业培育为一体的发展格局。2)中国在QKD量子安全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量子安全的实现路径一般包括基于数学的传统路径(PQC)和物理安全路径(QKD)两类。中国已经形成了以QKD技术为核心的较为完整的量子保密通信产业链。3)量子测量产业进入多元化发展周期。量子精密测量主要是利用量子状态对环境的高度敏感,提升对时间、位置、加速度、电磁场等物理量的测量精度,涉及的方向和领域相对较多,具有应用场景丰富、产业化前景明确等优势。

责任编辑: 王智佳
校对: 李凌锋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