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刊发报道,点赞拼多多“千亿扶持”推动更多地区享受便利的网购服务,让更多消费者融入消费普惠圈,共享电商发展红利。
“千亿扶持”是拼多多于4月初推出的重磅惠商计划,在行业高质量转型的背景下,拼多多率先重金投入高质量电商生态建设,以千亿级别的资金和资源投入,构建用户、商家及平台多方共赢的商业生态,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半年来,平台依托“千亿扶持”,全面扩大对中小商家、新质商家以及品牌商家的扶持力度,持续为千万商家降本增效。此外,平台依托“多多好特产”“新质供给”“电商西进”等专项,加码扶持优质供给、向西部等偏远地区倾斜资源,不只助力商家持续开拓国内大市场,更激发了消费潜力,越来越多偏远地区消费者买得起、收得到平台带来的好产品、好服务,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拼多多数据显示,“千亿扶持”落地的半年来,平台高质量发展成果初显,优质商品SKU同比增长51%,商家经营活力持续释放,商家数量加速增长,“95后”“00后”商家数量同比增长42%,同时,包括内蒙古根河市、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等偏远地区相继纳入“包邮区”,供需双侧活力的加速释放,也带动平台稳健发展,高质量生态格局初步成型。
惠商助农成效初显 多地产业实现价值跃迁
作为以农产品起家的电商平台,拼多多始终致力于推动农产品上行。今年4月,拼多多“千亿扶持”启动“多多好特产”专项,深入全国各大农牧产区,持续探索农产品上行新模式,助力农牧产业增产增收。
截至目前,“多多好特产”专项团队已先后走进浙江舟山、湖北仙桃、辽宁大连、河南商丘、海南万宁、贵州贵阳、四川成都、云南普洱、福建平和等地,为包括舟山海鲜、贵州刺梨、云南咖啡等数百个农产区商家推出定制发展方案,推动农业附加值提升,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以云南咖啡为例,尽管坐拥“咖啡种植黄金带”,以全国98%的产量稳坐中国咖啡产地“头把交椅”,但因缺少品牌和市场话语权,云南咖啡长期贴着“廉价原料”的标签,甚至因销售价格无法覆盖种植成本,当地还曾大规模砍去咖啡树,改种蔬菜。
▲在云南普洱的咖啡庄园,咖啡正在进行日晒处理。
为助力云南咖啡打开知名度,“多多好特产”借助平台趋势洞察数据,发挥平台补贴等优势资源,扶持“四只猫”“花田萃”等国产咖啡品牌迅速成长,品牌融合中式茶饮、健康等新消费需求推出的大红袍拿铁、羽衣甘蓝奇亚籽咖啡等产品,一经上线便获得消费者喜爱,而云南咖啡品牌的崛起,也让“中国味”咖啡在国内市场逐渐占据主导,带动了咖农增收。
根据拼多多此前发布的《2025农产品上行半年报》,在“多多好特产”的加码扶持下,平台农产品销量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长47%;平台经营生态持续优化,农货商家数量加速增长,“00”后农货商家数量增长超30%;供给丰富度和品质不断提升,优质品种、新质商品等SKU增长54%,持续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
产业带是中国制造发展的剖面,这里享有工艺成熟、产业链完备的优势,但近年来也面临着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发展困境。为助力产业带新质转型,拼多多“千亿扶持”加码“新质供给”专项,依托平台的数据、补贴等优势,为商家提供产品、营销、供应链的全方位扶持,助力产业带商家实现品牌跃迁,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云南普洱的咖啡庄园,咖啡正在进行日晒处理。
浙江平湖曾凭借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承接了大量海外羽绒服代工订单,借此成长为完备的羽绒服产业带。然而近年来,由于缺乏品牌效应,这里的厂家利润日趋微薄,而海外订单的不稳定,也让商家们面临库存积压、商品同质化严重的困境。如今,借助平台对营销、产品的赋能,当地工厂重构运营模式,不只从传统批发转型线上直营销售,更借助产品创新强化品牌打造,转型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新质品牌。
山东威海渔具产业也曾以代工闻名,如今,在拼多多扶持下,当地商家迅速捕捉钓鱼运动年轻化、休闲化的趋势,发挥产业带优势,依托原材料和生产流程创新,以高质价比渔具迅速打开市场,成为“年轻一代的第一只鱼竿”。
拼多多发布的《新质供给一周年发展报告》显示,在“新质供给”赋能下,产业带商家数量快速增长,“95”后商家数量同比增长31%,“00”后商家数量同比增长44%,优质产品、新质产品不断涌现,相关产品SKU数同比增长超五成,持续满足了全域消费需求。
优质供给西进,消费普惠圈持续扩大
受益于供给侧的一系列投入,拼多多消费潜力持续释放,依托“千亿扶持”资金池,平台亦持续加码补贴直降,真金白银推动消费普惠。
目前正值智利车厘子产季,今年,拼多多联动“百亿补贴”、秒杀、多人团等资源,推出产地原箱、多规格分装、精美礼盒等多类型产品,助力消费者平价尝鲜。数据显示,在“千亿扶持”下,今年车厘子产季,来自县域地区的订单增长显著,且消费频次明显提升,智利车厘子不再只是节日礼庆的送礼佳品,更成了家庭聚会、个人休闲的零食优选。
去年9月,拼多多免除了青海、甘肃、西藏、内蒙古等西部地区的物流中转费,率先带动优质供给走进西部。为持续推动消费普惠,4月,“千亿扶持”再度加码“电商西进”,通过物流中转费等系列减免,推动优质供给向西部地区加大供应,越来越多偏远乡村纳入包邮区,且物流时效大幅缩短。
▲西藏姑娘白玛曲珍带着从拼多多购买的玩偶打卡纳木措。
山东轮胎商家迈瑞途及时把握了这一机遇。曾经,发往西藏的一条轮胎运费高达百元,运费与轮胎价格相持。为此,迈瑞途一度关闭了西部用户拼单权限,在“电商西进”举措推出后,经拼多多推介,其放开偏远地区发货限制,首日即获30多个订单,随后稳步增长,高峰期月销突破1万单。
优质供给加速进入西部市场,也让东西部市场差异日趋缩小,越来越多西部消费者享受到同等的网购便利。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麓,因地处偏远,这里长期被排除在“包邮区”外。根河市居民田宇已有近10年网购经验,据其回忆,七八年前线上购物,页面或显示“地址不包邮”,或需付高昂邮费。后来,即使部分商品包邮,配送也常常超过一周。
转变始于2024年下半年,拼多多宣布减免偏远地区物流中转费后,又在东北地区增设中转仓,自此,发往根河的快递改经辽宁沈阳中转,不止降低了商家成本,更让二段物流时效从5天以上压缩至3天内。
类似故事同样在青藏高原发生。来自西藏的白玛曲珍热爱动漫周边产品,但以往购物并不方便:线下店铺稀少,线上邮费贵到往往超过商品本身。如今,白玛曲珍经常向朋友分享网购经验和好物,拼多多响应了她的需求,“不仅经常有现货,而且全场包邮”。
拼多多“千亿扶持”负责人表示,平台高质量发展成效已逐步显现。“接下来,平台将继续以‘钉钉子’的精神专注投入,借助‘千亿扶持’推动平台及产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让便利服务覆盖更广阔区域”。上述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