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盘中站上4030点 A股总市值逼近12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来源:中国证券报作者:吴玉华2025-11-14 07:35

11月13日,A股市场低开高走,放量上涨,成交额为2.07万亿元,上证指数盘中站上4030点,创逾十年新高,深证成指涨逾1%,创业板指涨逾2%。市场表现分化,锂电产业链全线上涨,锂电电解液、锂矿、锂电正极、锂电负极、锂电池等板块爆发,整个A股市场超3900只股票上涨,逾100只股票涨停。

截至11月13日,A股总市值为119.9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11月13日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20亿元,结束连续13个交易日的净流出,资金情绪转为乐观。

分析人士认为,短期市场处于政策和业绩空窗期,指数向上突破关键点位尚需更多催化,市场或仍以震荡为主。

锂电产业链全线上涨

11月13日,A股市场低开高走,三大指数开盘均下跌。开盘之后,A股市场持续走高,创业板指一度涨近3%。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北证50指数分别上涨0.73%、1.78%、2.55%、1.44%、2.62%。上证指数盘中最高报4030.40点,为2015年7月28日以来新高。

大小盘股携手走强,大盘股集中的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分别上涨0.96%、1.21%,小微盘股集中的中证1000指数、中证2000指数、万得微盘股指数分别上涨1.39%、1.23%、1.15%。

宁德时代等股票大涨带动深证成指、创业板指走强。从对深证成指贡献度来看,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盐湖股份、东方财富、天赐材料对深证成指贡献点数居前,合计达89.88点,占深证成指上涨点数的近四成;从对创业板指贡献度来看,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东方财富、新宙邦、天华新能对创业板指贡献点数居前,合计达61.18点,占创业板指上涨点数的近八成。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创收盘价历史新高,总市值超过1.9万亿元。

个股方面,整个A股市场上涨股票数为3952只,104只股票涨停,1338只股票下跌,没有股票跌停。市场成交放量,当日A股市场成交额为2.07万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增加1009亿元。其中,沪市成交额为8764.01亿元,深市成交额为11655.61亿元。

从盘面上看,锂电电解液、锂矿、锂电正极、锂电负极、锂电池等板块爆发,银行、光伏玻璃、光模块等板块出现调整,市场继续轮动。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综合行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4.31%、4.01%、3.30%;仅有公用事业、通信、石油石化、银行行业下跌,跌幅分别为0.27%、0.21%、0.12%、0.05%。

领涨的电力设备板块中,海科新源、华盛锂电、海博思创、上能电气均20%涨停,天华新能涨逾19%,新宙邦涨逾17%,维科技术、石大胜华、联泓新科、野马电池、恩捷股份、天赐材料等多股涨停。电力设备板块中大涨的股票多数属于锂电产业链。

明泽投资基金经理胡墨晗表示,13日市场重拾升势,主要源于前期止盈压力已逐步消化,而推动市场上行的核心逻辑与积极因素并未改变。在经历健康的再平衡后,市场趋势得以延续。

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20亿元

11月13日,资金情绪趋于乐观,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20亿元,电力设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超90亿元。

具体来看,Wind数据显示,11月13日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124.70亿元,结束连续13个交易日的净流出,其中沪深300主力资金净流入75.60亿元。沪深两市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入的股票数为2092只,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出的股票数为3067只。

行业板块方面,11月13日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2个行业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入,其中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基础化工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居前,分别为94.41亿元、42.78亿元、28.79亿元。在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出的19个行业中,医药生物、电子、食品饮料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居前,分别为18.90亿元、16.13亿元、7.35亿元。个股方面,宁德时代、英维克、天赐材料、天齐锂业、多氟多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居前,分别为26.47亿元、16.90亿元、16.11亿元、12.26亿元、8.74亿元。香农芯创、华友钴业、好上好、科翔股份、万向钱潮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居前,分别为8.31亿元、3.99亿元、3.31亿元、3.22亿元、3.19亿元。可以看到,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居前的股票多数属于锂电产业链,反映了主力资金对锂电产业链个股的青睐。

短期或以震荡为主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收盘,A股总市值为119.9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万得全A滚动市盈率为22.44倍,沪深300滚动市盈率为14.41倍。

“预计A股将以震荡蓄势为主,同时市场中枢有望继续稳步抬升。”胡墨晗表示,近期市场呈现出“科技回调、传统接力”的格局,这更多是资金在板块间的短期再平衡,并非长期风格的彻底转向。科技股的回调属于健康的估值消化过程,从中长期看,科技成长仍将是市场核心主线。与此同时,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复苏,未来行情风格有望趋向均衡,各类板块均具备轮动表现的机会。

金田基金董事长杨丙田认为,市场短期还是以震荡为主,外围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市场环境会延续“高低切换”,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轮科技股的持续回调更多是前期涨幅过大后的阶段性兑现,长期依然看好,短期由于业绩提前透支、估值高企等原因维持震荡回调也是合理的。科技板块调整充分后仍然是市场主线。

华泰证券研究所策略首席分析师何康表示,短期市场处于政策和业绩空窗期,指数向上突破关键点位尚需更多催化,市场或仍以震荡为主。

“当前海外流动性收紧演变为系统性风险的概率不大,且随着相关解决方案逐步推进,其对市场风险偏好的拖累已在缓解。”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表示,A股在平稳的经济基本面和政策预期支撑下或仍具备韧性。

对于市场配置,何康建议,维持“哑铃型”配置:科技板块拥挤度压力有所消化,调整后性价比逐渐回升,关注具备产业趋势的恒生科技、国产算力、AI端侧和应用等方向的低位标的;海内外不确定性影响下,前期涨幅较低的红利迎来补涨,当前银行和部分周期型红利或仍有配置机会;三季报和中观高频景气交叉验证,估值和筹码尚不拥挤的品种,如电新、化工等板块。中期来看,明年关注政策周期、技术周期、地产周期、产能周期、库存周期、能源周期、资本市场改革七大线索,先进制造和顺周期消费或为胜负手。

张启尧表示,两条思路布局明年景气预期。一方面,10月CPI、PPI修复验证经济边际改善趋势,重视钢铁、化工、建材、新消费和服务消费、农业等顺周期板块的修复机会。另一方面,景气优势、产业趋势与政策支持共振,坚守以AI算力为代表的强产业趋势,挖掘AI软件应用、军工、创新药等低位科技成长方向。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