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兴制药(688136.SH)研发的抗眼底新生血管疾病新型抗体融合蛋白GB10项目,在国际知名药学期刊《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发表重要研究成果。这款同时靶向VEGF和Ang-2的双通路药物,具有多靶点阻断、体外活性更好、体内有效性更优、药效持续性更长和超高浓度制剂等显著优势,展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是一本由Elsevier出版的国际性开放获取期刊,创刊于1982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该期刊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权威性,2025年其影响因子为7.5。
突破性疗效 双靶点抑制展现治疗优势
在临床实践中,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疗法已被有效用于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对抗VEGF单药治疗反应不佳,且频繁的玻璃体内注射给患者带来一定负担。
基于市场痛点,科兴制药从双重策略入手,研发GB10新型多靶点抗体融合蛋白:一方面靶向抑制VEGF和Ang-2两大关键致病因子,另一方面开发高浓度制剂(140 mg/mL),为新生血管性眼病患者提供更有效和更持久的治疗选择。
研究数据显示,GB10在体外实验中表现出优异的生物活性,包括VEGF阻断效力为对照药物的7.5倍、Ang-2阻断效力为对照药物的94倍、在HUVEC增殖和成管实验中均显示出显著优势。
在食蟹猴激光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中,GB10 也展现出持久且强效的体内疗效。
在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GB10在兔眼玻璃体内的半衰期达到59.4小时,并且成功开发出140mg/mL的超高浓度制剂,这些特性有望将现有4—8周的治疗间隔延长至12周以上,将极大改善患者治疗体验和依从性。
百亿蓝海市场 新增长引擎
据了解,老年性黄斑变性是导致老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风险更高。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人们对眼部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老年性黄斑变性药物市场正持续扩大。根据贝哲斯咨询数据,2023年,全球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市场规模为86.67亿美元。还有数据显示,到2031年这一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15亿美元。AMD也是抗VEGF药物的主要治疗市场,居主导地位。2024年,全球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市场规模为122.4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其规模将增至124.9亿美元。
GB10项目是科兴制药在眼科治疗领域的核心管线,此次发布的国际期刊文章显示,该药不仅具备优异的治疗效果,其长效特性或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今年9月份,GB10项目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
随着GB10项目研发的持续推进,未来有望在快速增长的眼科用药市场中赢得先机,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