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创新发展 福建低空经济“乘风向上”
来源:经济参考报作者:林凯2025-11-10 08:04

近年来,福建以应用需求为牵引,因地制宜发展低空经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开放共赢的低空产业格局。如今,部分低空飞行活动场景在福建各地已投入使用,低空经济正从蓝图走向落地。

政策引领 构建低空经济“安全跑道”

从2024年初“低空经济”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低空经济已逐渐成为全国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抢占发展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布局方向。

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国家各部委、各省市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旨在持续提升信息通信业技术基础能力、产业供给能力、网络支撑能力,有序推进低空通信网络建设,丰富拓展低空感知技术手段,辅助提升低空导航定位精度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鼓励各地结合本地空域条件和发展基础,因地制宜推动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低空应用协同发展。

近年来,福建出台《福建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福建省低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等相关文件,支持和引导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王武说,在低空通信网络建设、互联互通、应急通信等方面,福建正积极统筹推动部署网络建设、提升技术能力、培育应用场景,研究构建低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为低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福州开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完成全市范围内低空空域网格化划分,逐步完成1000米以内的空域资源动态释放;漳州出台地级市低空经济扶持政策,对低空经济领域优质企业落户最高奖励5000万元……福建不断建立健全低空经济产业配套政策和各类要素保障,为推动低空产业集群新优势蓄力、新场景起飞、新业态落地夯实基础。

网络筑基 破解低空经济“关键难题”

联合飞机集团区域总监任东君指出,低空经济是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主要包含低空制造、低空保障、低空飞行及综合服务等重点方向。

“当前,低空通信以WiFi、1.4G、4G为主,存在易干扰、视频传输卡顿、不清晰、信号不连续等问题。”福州市勘测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表示,低空通信必须有效规避频段干扰问题,并以空域领航公司为纽带,联合基础电信运营商整合通信基建资源,实现共建共用。

作为低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数字底座,低空信息基础设施是促进低空经济实现既“管得住”又“放得开”的重要保障和关键支撑。

在工信部指导下,基础电信运营商正通过大量技术研究与实践,积极探索依托5G-A、量子加密、北斗高精度定位及全域云网算力融合、侦测反制等核心自研技术能力,构建“可感知、可运营、可进化”的原生智能、安全可靠的“低空数字底座”。

“低空经济的繁荣,始于‘路’的畅通。”在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副总经理周胜看来,要让无人机规模化、安全化飞行,首要前提是稳定、高速、低时延的通信网络。目前,福建移动从“通、管、智、导、安”五大核心领域进行布局。在低空安全方面,建立从“无人机-5G-A基站-感知功能网元-应用功能网元”全程全网的端到端安全防护体系;在无线网络方面,已建成近9万个5G基站,并在低空、海域、航道、机场等场景助力监管升级。

2024年,福建省数字经济规模突破3.2万亿元,占经济总量的55%,数字化综合水平、数字政务服务能力、产业规模等核心指标表现突出。受访人士认为,福建既积累了数字技术的先发优势,又在低空经济所需的智能导航、空域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超前布局,为提高网络覆盖水平和保障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场景落地 探索低空经济“商业闭环”

今年国庆假期期间,“福智巡”福州市低空无人机政务综合应用服务平台与福州市应急管理局、福州高速交警支队等部门配合,以“空中+地面+视频”多维联动模式,累计飞行无人机204架次、78.7小时,巡航里程达1246.5公里,高效完成高速疏堵、景区人流管控、应急调度等任务。

据吴建介绍,该平台以低空基础设施为核心,构建全场景智能政务服务体系,已部署首批轻型、小型无人机起降点46个,覆盖范围从福州中心城区拓展至主城区及主要县城。

山高、水深、岛多——福建独有的地貌特征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探索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民营经济重镇泉州南安市,从蓬华脐橙无人机运输、向阳乡无人机农保、林业电力水利巡检,到水头镇智慧低空数字综合巡查平台城市管理等,“低空+”在当地社会经济生活的不同领域得到有效应用。

南安市发改局局长戴江华介绍,当地购置的5架亿航“成功号”载人飞行器,已实现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首飞。未来,南安市计划依托市区空中交通运营中心,探索西溪两岸“低空+文旅”场景,结合文化特色和科技表演等元素,发展空中游览、航空运动、飞行表演等商业业态,打造低空飞行竞赛等消费品牌。

近年来,福建省依托区位优势培育低空经济,已集聚相关企业703家,其中整机制造企业13家,年产工业级无人机超9000架。产业链条覆盖上游研发设计、中游制造集成、下游应用服务及支撑环节,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150亿元。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首席专家续合元表示,低空经济的本质是空域与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所衍生的新型综合性经济形态。他坦言,当前产业发展仍面临应用价值不明朗、各要素发展割裂等挑战,建议通过顶层设计、试点应用和构建公共服务平台等方式,有序推动低空经济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 胡青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