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点拉锯战!投资者如何“进退”?
来源:国际金融报作者:朱灯花2025-11-07 23:25

11月7日,A股窄幅震荡,沪指失守4000点。市场亏钱效应明显,3162只个股收跌,机器人等科技股回调。不过,成交额仍稳守在2万亿元之上。

受访人士表示,资金正从近期涨幅较大的科技板块流向位置更低的周期股,显示出短期博弈与谨慎心态并存。仓位管理建议采用“哑铃策略”:一端以医药(创新药)、新消费做防御,另一端以科技(AI、半导体)做进攻主线。鉴于科技板块短期波动加剧,应控制仓位,避免盲目追高。

基础化工股大涨

今日,沪指收跌0.25%报3997.56点;创业板指收跌0.51%,科创50跌逾1%,深证成指、沪深300、上证50微跌。交易量小幅回落,今日成交额2.02万亿元,较昨日2.08万亿元微跌。杠杆资金的热度不减反增,沪深京两融余额达2.5万亿元。

image.png

板块分化明显,科技股回调,通信设备、电子元件、英伟达概念、机器人执行器、Chiplet概念、ChatGPT概念领跌。而化工原料、光电子器件、水泥等概念板块涨势不错。

image.png

基础化工、综合、石油石化、建筑材料、电力设备等板块领涨,计算机、电子、家用电器、汽车等板块跌幅超过1%。

image.png

image.png

基础化工板块涨逾2%,18只个股涨停。东岳硅材、卓越新能、海新能科“20cm”涨停,侨源股份、康鹏科技大涨,澄星股份、氯碱化工、永太科技、中毅达、三祥新材、中欣氟材、联化科技、合盛硅业等个股涨停。

image.png

电力设备板块表现不错,华盛锂电、天华新能、万润新能、中能电气、瑞泰新材、海科新源涨幅超过10%,海陆重工、良信股份、弘元绿能、泰永长征、天际股份、科士达、丰元股份、方正电机、摩恩电气、亿晶光电等个股涨停。

image.png

今日共计2101只个股收涨,涨停股63只;3162只个股收跌,跌停股8只。7只个股日成交额超过100亿元,特变电工涨逾4%收报26.5元/股,天孚通信涨近13%,天赐材料涨逾9%;阳光电源跌逾2%,中际旭创收跌1.37%,新易盛跌近2%,工业富联跌近5%,三花智控跌约4%。

image.png

壁虎资本基金经理张小东向记者表示,今日A股呈现“指数微调、个股普跌”的分化格局,是政策导向与资金腾挪共同作用的结果:化工、建筑、电力等板块的上涨,既受益于政策调整,也得益于资金从前期高波动的科技板块转向业绩确定性更强的防御型品种。

格上基金研究员焦冰分析称,今日市场资金从短期涨幅较大的科技领域流向位置相对较低的周期板块,反映了市场在当前位置的博弈与谨慎。当前资金倾向于在不同板块间快速切换,寻求短期机会。“在总量有限的背景下,资金集中于少数热点,必然导致其他板块失血,从而出现了指数窄幅震荡,但多数个股下跌的局面”。

科技股震荡回调

科技股是年内投资主线,带动指数一路攀升,但累积大量获利盘后近期转入震荡。面对这种“上蹿下跳”的行情,科技赛道该如何持仓?

“短期波动主要受纳指回调和业绩验证窗口影响,获利盘集中兑现造成分化。”奶酪基金投资经理潘俊表示,AI(人工智能)与国产替代仍是市场主线,国内对AI短期增速的信心未减,叠加数据中心投资加码和“反内卷”政策,链条盈利与现金流质量有望持续修复。

潘俊指出,短期调整优化筹码结构后,科技股仍有上行潜力,建议持有核心品种,减持无业绩支撑的概念股,警惕估值泡沫风险。

“科技板块回落,主因短期估值过高,回调属于理性修正。”张小东表示,“十五五”规划46次提及“科技”,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卡脖子”领域仍是重点,未来股市持续上涨仍需科技强国主线带动。

焦冰指出,科技股承压,主要是外部扰动带来的连锁反应。短线投资者应认清波动加剧的现实,建议控制仓位、不盲目追高,可把获利丰厚的筹码先落袋,或设动态止盈。对中长期资金而言,无需因短期调整而恐慌,AI、半导体、国产替代仍是清晰的产业趋势,只要个股基本面扎实、行业地位稳固,此次回调恰是验成色、逢低布局的机会。

“科技板块此前领涨,累积了大量获利盘,短期缺乏新增利好,继续上攻难度加大,波动随之放大。”青岛安值投资高级研究员程天燚预计,短期震荡仍将持续,不确定性较高。不过,中期上涨的逻辑并未证伪,大趋势或仍以震荡向上为主,布局上应侧重相对低位且有业绩支撑的方向。

进攻与防御并行

当前震荡行情下,投资者如何布局?

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夏风光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三季度涨得太急,技术上有降速调整的需求;叠加年底机构兑现冲动强,前期科创涨幅大、抱团明显。

大道兴业投资总经理黄华艳表示,指数在4000点附近震荡,板块快速轮动。科技股已调整一阵,短期或现“回光返照”,但年底资金做多意愿有限,科技板块仍首当其冲。仓位轻的可等回调后加满,整体保持均衡配置,力争跑赢指数。

针对当前仓位管理,张小东坚持哑铃策略:一端以科技(AI、半导体)为进攻核心,另一端以医药(创新药)、新消费做防御,同时配置高股息资产(电力、保险等)对冲波动。

潘俊指出,近期A股由“科技热”切换至“周期暖”:一方面,11月刺激政策落地预期升温,油价反弹叠加出口链修复,化工、石油受益,基建投资超预期则直接利好建筑、电力;另一方面,四季度机构惯于锁定收益,顺势从高估值科技转向低估值周期(化工、有色)及防御板块(银行、公用事业)。

“投资者可以兼顾进攻与防御的策略。”焦冰表示,进攻端聚焦新能源、高端制造,这两个板块在政策支持和全球需求共振下,有望持续领跑。防御端可配置消费(白酒、家电)、金融(券商、保险),消费板块受益于关税调整和旅游旺季(如春节假期延长预期),金融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且业绩确定性强。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