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虹桥论坛新型储能分论坛举行 业内探讨储能 “出海” 新机遇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陈雨康2025-11-06 19:24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第八届虹桥论坛新型储能分论坛同期举行。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肖露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中国储能企业抢抓市场机遇,依托先进技术和供应链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一是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二是全球储能产业供应链枢纽地位日益凸显;三是对外投资稳步提升。

与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一样,中国在储能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并迎来了“出海”的新机遇。肖露表示,未来,中国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支持高质量“引进来”,鼓励外企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共享发展机遇;同时支持高水平“走出去”,引导本国企业与东道国共生共赢。此外,中国还将深入推进新型储能的国际标准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国内外标准协调对接,在国际产业生态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在储能领域强大的竞争力,也受到多个地区的关注和青睐。尼加拉瓜共和国总统投资、贸易和国际合作顾问劳雷亚诺·奥尔特加·穆里略表示,尼加拉瓜正致力于经济结构的多元化转型,大力发展工业。为满足工业化对能源的迫切需求,尼加拉瓜希望在现有可再生能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能源供给能力。尼加拉瓜拥有发展光伏、风能和地热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并已与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国电建和华为等企业在太阳能、水电及储能领域展开合作。面向未来,尼加拉瓜希望深化与中国的伙伴关系,欢迎更多中国企业投资其发电和储能行业,共同开发能源项目,为全球能源转型做出贡献。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前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表示,全球正面临严峻的温室气体减排挑战。他认为,虽然可再生能源成本已下降,但要实现深度脱碳,必须综合应用多种技术。

朱棣文高度评价了中国在大型风力涡轮机、电池储能和核反应堆建设成本控制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他强调,为应对电网波动性、数据中心等新增用电需求,并解决钢铁、化工等行业的排放问题,高效经济的储能、更安全的下一代核能以及碳捕集与封存(CCUS)技术将是必不可少的解决方案。他相信,通过智慧的政策与科技创新,人类终将实现气候目标。

亿纬锂能高级副总裁、亿纬储能陈翔表示,全球储能市场正呈现超预期增长,然而各区域市场在发展阶段与需求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企业出海需深度融入当地生态,推动技术、产品与商业模式的系统适配。为应对多样化场景与长时储能需求,行业持续加快技术迭代与系统创新,包括推动大容量电芯、构网型储能等先进产品的规模化应用,并积极布局固态、钠离子等多元技术路线,以高质量解决方案助力构建清洁、安全、韧性的全球能源体系。

责任编辑: 杨国强
校对: 赵燕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