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建议为汽车产业发展夯实基础指明方向
来源:经济参考报作者:李志勇2025-11-06 07:2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等,这不仅是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是汽车产业破浪前行的导航仪,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这将推动中国汽车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转身,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十五五”时期是汽车产业继续向新能源、智能化转型的攻坚期和关键期。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正是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优化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指引。优化提升传统产业,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提升其效率、品质和绿色水平,是保持产业基本盘稳定、实现平稳过渡的基石。而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以及与之相关的下一代移动出行服务等领域的前瞻布局,则是推进产业升级、增加新动能、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必然选择。二者并举,可以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从以制造为中心,向覆盖研发、设计、制造、服务、数据应用等全价值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跃迁。

车规级芯片、先进动力电池、智能驾驶系统、车载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的突破,则是决定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汽车产业必须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集中优势力量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将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不仅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迫切需要,更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核心标志。这场围绕核心技术的攻坚之战,将重塑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根基,铸就其在全球产业格局中挺立的坚实脊梁。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明确路径。汽车不再仅仅是传统的机械代步工具,正在演进为集成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众多前沿科技的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汽车产业与能源技术的融合,驱动新能源汽车持续迭代,涵盖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等多元化技术路线;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加速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进程,从辅助驾驶向高阶自动驾驶迈进;与数字技术的融合,通过数据驱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全链条变革。这种深度融合,正在催生全新的产品形态、商业模式和产业生态,为汽车产业注入前所未有的增长动能。

“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与“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汽车产业的深刻变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宏观环境和基础支撑。数字中国建设为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数据要素市场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强大的算力基础设施、高速的网络覆盖、完善的数据治理体系,是智能网联汽车实现车内外信息交互、处理与价值挖掘的前提。这些设施的完善,将有效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焦虑,加速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化落地,为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铺就“快车道”。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与“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等战略,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十五五”规划建议为中国汽车产业描绘了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图景,相关措施正在落地。近日,《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十大成果》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已构建起系统性、全维度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同时,相关部门也正在组织编制“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支持技术创新、促进跨界融合、完善政策体系、深化开放合作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将逐步落实。

未来,迎接中国汽车产业的是一条以创新为引擎、以融合为路径、以结构优化为方向、以科技基础为支撑的变革之路。汽车产业要把握历史机遇,勇于自我革新,在核心技术攻坚方面展现新作为,在科技产业融合方面实现新突破,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构建新优势。唯有如此,中国汽车产业才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 邓卫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