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进博|在交流与交友中觅商机
来源:国际金融报作者:王哲希2025-11-05 23:39

2025年11月5日至11月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在上海举行。国家会展中心——这座位于青浦区的巨型场馆,“会”聚了八方来客,新朋旧友孕育了数不清的进博故事。

来自非洲希尔生物集团的王耀华对进博会的感情格外深厚。“进博会为中非合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他向记者表示,相比于一些欧美展会或日韩展会,进博会真正做到了为不发达国家提供更多便利。

他从生长在非洲大陆的乳木果开始讲起,将企业的发展脚步与进博会联系在一起,与中非合作联系在一起。

在王耀华的手机里,存着这样一段视频——一所肯尼亚的学校只有展台面积一半大小,却有100多个孩子挤在这里上课,一张桌子至少坐6个人,而“教室”外面就是难民营、臭水沟。

王耀华向记者动情地表示,乳木果拥有卓越的护肤与保健功效,主要产区仍然在非洲,他希望通过将当地的原料做成产品,销往中国乃至全世界,能够回馈、帮助当地的贫困社区。在他的理解里,“回馈”是一个个质朴且具象化的物品——教材、书籍、水泵,而进博会帮助这些亟待被人看见的“小”产业迈出了走向大众的第一步。

根据王耀华介绍,非洲许多农产品规模较小,有些产品更是被国际粮食巨头所垄断,没有真正深入消费者认知,比如其所在的8.1馆农食产品展区,还有许多来自非洲的、不为人熟知的展品。但进博会上和非洲有关的展位中,“除了企业展位是自费的,其他展位基本上都是免费或者半价的。进博会真实地带动了当地就业和产品进出口”。

通过进博会,希尔生物的产品已经从非洲走进了中国,走向了世界。王耀华希望,能有更多的企业、更多的产品通过进博会深入消费者内心。

对于一些参展商来说,进博会提供了让消费者遇见自己的机会,而对另一些参展商来说,进博会提供了让消费者全面了解自己的机会。

不同于提到“迈巴赫”时感受到的速度与激情,位于6.2馆消费品展区的迈巴赫奢品带给人的感受却是华贵与温暖。据迈巴赫奢侈品亚太有限公司负责人邱芬介绍,本届进博会,迈巴赫奢品的展台规模达到了300平方米,相较去年的36平方米有了巨大的提升。

邱芬称,去年参展时,很多人对迈巴赫的印象还停留在“车”上,参观之后对其他产品也产生了兴趣。“所以今年我们增加了面积,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奢侈品产品,对我们的奢侈品也有一个新的认识。”邱芬透露,去年很多潜在合作方对现场的产品很感兴趣,表达了合作意向,“今年我们想借进博会这个平台再找一些合作方”。

迈巴赫奢侈品的“邻居”是今年三度参与进博会的无印良品,其参与进博会的过程就像是在中国市场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扎根,到生根。无印良品品牌沟通部高级部长刘璟文向记者介绍,“今年筛选商品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来自本土的自然素材。”

刘璟文表示,去年进博会更像是一个展品的呈现,但今年“我们把它当作一个本土化战略的阶段性成果展示”。他以汉麻产品为例:原材料产自中国黑龙江,部分设计也来自中国本土,“我们希望通过中国设计师的力量,能够实现我们取材于本土,在本土企划、设计、生产,最终完成销售的本土全链路闭环”。

在这个名为“进口”的博览会上,报关服务与企业息息相关。这一点,进博会“全勤生”欣海国际报关更是深有感触。

在7.2馆服务贸易展区,欣海报关副总裁汪敏向记者坦言,能够成为八届进博会的“全勤生”理由其实很简单——“所有来进博会的,无论是参展商还是观展商、采购团,都会有进出口的业务,我们就是为服务进博会所有客商而来的。”

在汪敏的视角中,参与进博会的过程被具象化成了一个一个的合作故事,合作方涉及珠宝、艺术品等多个展商。她还特别提到,很多合作就是在进博会上达成的,“第一年来咨询,第二年就成为了我们的客户”。

或许正如汪敏所说的那样,“在进博会最大的收益是交流与交友”,对于来参与进博会的新老朋友来说,商机就藏在“交流”背后,合作伙伴要靠“交友”发展,而进博会,就是这样一个开放、平等的“交朋友”的地方。

记者/摄影 王哲希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