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季度新消费财报:IP、宠物、颜值经济分化,增长逻辑深度重构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王军2025-11-03 20:31

2025年三季度财报发布落下帷幕,新消费板块的业绩却呈现出明显分化。

记者梳理发现,以泡泡玛特等为代表的IP经济公司交出亮眼的成绩单,但资本市场似乎并不买账,形成“业绩增长与估值回调”的强烈反差;宠物经济今年上半年也持续受资金关注,中宠股份、乖宝宠物公布的前三季度业绩保持稳健增长,但公司估值同样出现明显回调;颜值经济中的爱美客、华熙生物、贝泰妮等业绩下滑明显。

业内人士指出,新消费主题的变化,本质上是资本市场对增长逻辑的深度重构。近年来,众多新消费企业凭借对流量红利的精准捕捉以及资本市场的强力助推,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行业竞争的加剧,市场更为关注的是企业是否具备持续的增长潜力,能否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保持稳定的业绩表现;同时,在全球化浪潮下,企业是否拥有完善的全球化布局能力。

IP经济业绩爆发

近日,“潮玩之王”泡泡玛特披露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整体收益(未经审核)同比大幅增长245%—250%,延续了上半年的高增长态势。

分区域看,中国市场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85%—190%,线上渠道增速高达300%—305%,线下渠道同比增长130%—135%;海外市场的表现更为亮眼,第三季度整体收入同比大幅飙升365%—370%,其中美洲市场以1265%—1270%的同比增速一骑绝尘,欧洲及亚太地区分别大幅增长735%—740%、170%—175%。

A股IP经济龙头光线传媒同样实现业绩大增,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16亿元,同比增长150.81%;归母净利润23.36亿元,同比增长406.78%。

对于前三季度业绩表现,光线传媒解释称,营收增长主要原因是公司报告期影视剧收入增加所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406.78%,主要原因是公司报告期利润总额增加所致。

具体来看,三季报显示,电影业务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电影及衍生业务的营收和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公司参与投资、发行并计入前三季度票房的影片包括《哪吒之魔童闹海》《独一无二》《花漾少女杀人事件》《东极岛》《非人哉:限时玩家》,2024年上映并有部分票房结转到报告期的影片包括《小倩》,截至报告期末总票房约为159.03亿元。

不过,在业绩大增的情况下,泡泡玛特、光线传媒等公司股价出现明显调整走势。业内人士指出,公司业绩爆发能提振投资者的持股信心,但资本市场更看重公司能否持续推出具有吸引力的新IP,以及在海外市场能否真正实现本土化运营。

宠物经济增速放缓

近年来,宠物经济也是资本市场追捧的新消费板块之一,自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中宠股份、乖宝宠物等股票股价呈现出持续上涨态势。不过,近期受公司业绩增幅放缓影响,中宠股份、乖宝宠物等股价均出现一定幅度调整。

近日,中宠股份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60亿元,同比增长21.05%;实现归母净利润3.33亿元,同比增长18.21%。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受益于国外和国内宠物市场的高速增长,中宠股份营收持续攀升。2024年,公司营收和利润规模均创下历年新高。不过,公司归母净利润的增速有所放缓。

乖宝宠物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7.37亿元,同比增长29.03%;实现归母净利润5.13亿元,同比增长9.05%。业绩增速同样出现放缓。

我国宠物经济虽持续保持高景气度,但同质化竞争问题显著。近期在接待机构投资者调研时,中宠股份指出,从市场规模上看,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升、情感陪伴需求增长,养宠人群不断扩大,城镇宠物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攀升,宠物消费也从基础生存型向品质消费、个性化消费升级。从市场集中度来看,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相比,我国宠物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仍处于较低水平,行业内存在大量中小规模企业,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明显。

相较发达国家的宠物经济,中国目前的宠物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艾媒咨询表示,消费者对于宠物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从基本的食品、日用品到玩具、服装等,宠物用品的种类不断丰富。同时,针对不同年龄、品种和体型的宠物,市场上也涌现出更加细分化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对于宠物用品企业来说,只有紧跟市场趋势,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颜值经济业绩下降

颜值经济中的爱美客、华熙生物、贝泰妮等企业面临业绩下滑与估值回调的双重困境。

爱美客的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实现营业收入18.65亿元,同比下滑21.49%;归母净利润10.93亿元,同比下滑31.05%。

华熙生物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1.63亿元,同比下降18.36%;归母净利润2.52亿元,同比下降30.29%。

贝泰妮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4.64亿元,同比下降13.78%;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同比下降34.45%。

同样是颜值经济板块中的毛戈平业绩相对较好。今年上半年毛戈平营收达到25.88亿元,同比增长31.3%;净利润为6.7亿元,同比增长36.1%。

德勤中国、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与艾尔建美学联合发布的《中国医美行业2025年度洞悉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医美行业将呈现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的特征,中国医美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战略转型关键期。高端市场与大众市场分化显现,以聚乳酸、聚己内酯为核心成分的微球新材料注射类产品成为行业焦点。随着近年来医美厂商的大量涌入,医美人群的加速渗透与消费者需求的深度迭代,行业进入充分竞争阶段。

中金公司的研报指出,化妆品及个护行业虽已由渗透率快速提升阶段逐渐步入增速趋缓的相对成熟阶段,但成分升级、产品创新亦推动了以胶原蛋白护肤为代表的新兴细分赛道的快速增长,未来有望进一步打开行业成长空间;医美行业景气度与居民收入水平关联度高,随着国家稳经济、促消费政策的逐步落地,居民消费力的释放有望带动2025年医美行业增速边际向好。

校对:李凌锋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