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显著分化的市场环境中,增强指数型ETF“增强”效果显著,近九成产品斩获正超额收益,中小盘宽基产品表现尤为突出。
展望未来,业内表示,中盘宽基增强产品与行业主题增强产品,更契合长期资金偏好,且适配赛道轮动行情,有望成为行业创新与增长的核心方向。
九成指增ETF获超额收益
据Wind统计,截至10月31日,29只增强策略ETF(剔除年内设立的新基金)今年以来的净值表现超越基准收益,占比近九成,仅4只未能跑赢业绩基准。
其中,有8只ETF超额收益超过10个百分点,招商中证2000增强策略ETF超额收益超过20%,工银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海富通中证2000增强策略ETF超额收益均超16%。
民生加银基金总经理助理兼资产配置部总监刘欣认为,今年指数增强ETF的优异表现,得益于两方面原因:一是A股市场有效性不高,长期看,主动股票基金均值优于宽基指数,指数增强基金大概率能够战胜对标基准;二是今年小盘风格较强,不少指数增强基金相对于基准有小盘暴露,即使约束住了市值因子,仍可在非线性维度具备小盘暴露。
国泰认为,今年以来市场宽幅震荡,较高的不稳定性为增强指数创造了跑赢的契机。此外,量化模型能够敏锐捕捉股价偏差带来的机会,通过合理的交易操作,获得超额收益。
招商基金资深策略分析师田悦认为,指增ETF表现出色主要源于三方面原因:一是市场结构性机会与量化策略高度契合。在阶段性中小盘风格主导的市场环境下,量化模型通过多因子选股能有效捕捉细分行业龙头的高弹性机会。二是风控框架优化提升稳定性,主流增强ETF日均跟踪误差均控制在0.3%以内,同时通过AI算法动态调整行业暴露,避免单一风格风险。三是资金偏好转向追求“Beta+Alpha”双收,三季度A股成交缩量,投资者更青睐能提供相对稳定超额的产品。
发展空间有望持续打开
今年以来,指数增强ETF发展较快,目前市场上共有51只指数增强ETF,年内新成立18只;合计规模为95.73亿元,虽较年初增长35%,但在股票型ETF中的占比仅为0.26%。这些产品具有“高增长、低渗透”特征,51只产品主要覆盖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等核心宽基指数,以及中小盘和科创主题。
民生加银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监何江认为,ETF在场内交易,投资者更看重其Beta属性,被动指数ETF的Beta属性确定性更强。指数增强ETF因叠加了Alpha收益,受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
在刘欣看来,ETF作为交易品种,客户的关注点在于其透明性。而指数增强ETF的增强部分是非透明的,这也是其规模较小的原因。
何江表示,指数增强ETF的发展空间主要还在宽基指数,这与指数本身的市场认知度有关,市场认知度较高的指数空间或更大。另外,中小盘指数和成份股数量较多的指数比较有机会获得超额收益,可能会吸引一些关注超额收益的ETF投资者。
在田悦看来,指数增强ETF的发展空间有望随量化技术成熟与需求升级持续打开。细分品类中,两类产品或更具前景:一是中盘宽基增强策略类,如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聚焦新兴产业龙头,其ESG筛选机制契合长期资金偏好。二是行业主题增强策略类,如科创综指,叠加行业或轮动加快,AI、能源等赛道的增强策略产品有望通过行业内选股获取超额收益,或成为未来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