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10点15分,上证指数一度突破4000点后回落,买盘的涌入让指数在11点后再次站上4000点大关。
截至上午收盘,上证指数涨0.21%,报收4005点;沪深京三地成交1.36万亿元,相比27日上午缩量2165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美贸易谈判有进展,监管政策继续呵护市场,中长期资金发挥稳定作用,突破4000点以后A股有望继续稳步向上;不过也有市场人士提醒,部分热点板块获利盘较多,估值也比较高,需要警惕可能的锁定利润卖出行为导致波动。
昨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金融街论坛表示,在风险再定价、资产再平衡过程中,稳健性和均衡性日益成为资产配置的优先选项。在此过程中,A股、港股等中国资产持续重估,配置价值更加显现。
其中,在吸引外资入市方面,证监会推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优化准入管理 、提高投资运作效率、扩大投资范围等, 为各类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便利、高效的制度环境。 其中资格审批与开户“高效办成一件事”、对配置型外资 准入 实行绿色通道两项举措已经落地。
吴清还表示,将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进一步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督促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加大分红回购增持力度,用真金白银回报股东支持;着力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推动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全面落实长周期考核,丰富适配长期投资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努力完善“长钱长投”市场生态。
奶酪基金投资经理胡坤超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国庆假期之后,中美贸易摩擦曾经加剧,市场风险偏好曾经下降,指数一度出现回调,后来随着中美双方在马来西亚经贸磋商中达成初步共识,市场担忧情绪有所缓解,叠加近期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人民币持续升值,带动外资回流。目前国内政策边际宽松,为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提供支撑。结构上,需要注意年底科技半导体等高估值,热点板块获利盘较多,需要警惕可能的锁定利润卖出行为导致的波动。
港股100研究中心顾问余丰慧表示,A股突破4000点反映市场情绪与投资者信心提升。从技术分析看,4000点为重要心理关口,若有效站稳,或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并为后续行情提供支撑。展望年底,A股大概率延续“慢牛趋势、波动加大”格局,结构性分化仍是主旋律,预计年末资金回笼压力下,全面普涨概率较低,真正主升浪或出现在2026年一季度。在这种背景下,投资者应保持理性,关注基本面良好的公司,避免盲目追高。
桓睿天泽总经理莫小城表示,A股突破4000点仅为结构性牛市缓慢展开过程中的阶段性表现,市场整体估值仍处于底部区域。监管层表态并非着眼于短期刺激,而是系统性中长期改革推动市场稳定向好。板块方面,科技行情或延续,医药与消费作为穿越周期的主线方向,值得深度布局。
红蚁资本投资总监李泽铭表示,年底前A股大概率维持慢牛格局,指数缓慢上行。近期市场更多反映全球局势变化。市场关注美联储月底议息会议可能降息25个基点及停止缩表,若兑现将对全球流动性形成支撑;韩国APEC会议期间中美两国元首可能会晤,若成行或缓解地缘政治紧张与贸易摩擦风险。而港股等海外市场来看,上述利好兑现可能导致一些短线资金套现,市场在高点应该会有调整,甚至可能就在这周中后期会有小幅度的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