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09:46
据央视新闻消息,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近日,该研究所戎利建研究员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纯净化制备技术,突破了可控核聚变用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用金属基带技术瓶颈,成功实现了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C276)金属基带的工业化制备。可控核聚变装置被誉为“人造太阳”,是人类探索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方向。
光大证券认为,当前,可控核聚变行业已到资本开支扩张阶段,且高价值量环节多具备高技术壁垒特征;伴随项目招投标进展,产业链上核心公司将深度受益。1)AI驱动用电结构重构,聚变能源战略价值凸显,行业融资显著提速。核聚变是指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结合形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并释放大量能量的核反应过程。2)国内多路线百花齐放,步入招标大年。我国承担了ITER计划多个核心关键部件制造任务,正从ITER参与者逐步向产业引领者转变。据光大证券统计测算,截至2025年9月,国内规划或建设中的核聚变项目的总投资金额已超1500亿元,行业进入资本开支扩张阶段。
开源证券认为,可控核聚变技术路线百花齐放,磁约束、Z箍缩、FRC等技术路线均迎来重要变化。当前全球在运/在建的核聚变项目主要由公共资金主导,多采用磁约束技术路线;规划中的核聚变项目主要由私营资本主导,技术路线趋于多元化;全球聚变竞赛已拉开帷幕,各国聚变公司融资活动频繁,美国科技巨头亚马逊、微软等踊跃入局核聚变公司投资。参考当前国内裂变堆每年10GW级的核准建设节奏,若核聚变电站顺利实现商业化,未来批量建设情景下年投资额或将达数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