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募基金发行市场呈现出“量减效增”的独特格局。公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以认购起始日为统计口径,本周(10月27日至11月2日)全市场新发行25只公募产品,较前一周的30只下降了16.67%。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基金的募集效率显著提升,本周新产品的平均认购天数由前一周的27.8天缩短至21.92天,资金募集节奏明显加快。
对此,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经理朱润康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这反映出当前市场参与者的复杂心态与机构的策略调整。一方面,近期市场指数虽然走强,但部分投资者对后市延续性存有疑虑,存在一定的‘恐高’心理,担心盈利可持续性,因此在认购新基金时态度趋于谨慎;另一方面,公募机构自身在发行策略上也更加注重稳健与节奏控制,面对未来市场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在新产品布局上采取了更为审慎的态度。”
朱润康同时表示,正是在这种发行供给有所收缩,而投资者需求依然稳固的情形下,单只基金资金募集效率不降反升。
从新发行公募产品的结构来看,权益类资产依然是公募机构布局的绝对主力。数据显示,在本周发行的25只新产品中,权益类基金数量达到20只,占比高达八成。其中,股票型基金共有11只,并以被动指数型产品为主导;另有9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同期发售。华北地区某大型公募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这一产品结构表明,在市场点位走高后,公募机构倾向于通过工具化、细分主题化的指数产品为投资者提供参与机会,同时也继续在主动权益领域进行布局。”
相比之下,债券型基金本周发行保持平稳,共有2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启动发行,在新发行市场中占比为8%。此外,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基金的发行显现出回暖迹象,本周有1只QDII基金开启募集,这也是该类产品连续第二周有新基金发行,反映出公募机构在资产配置全球化方面的持续努力。
从发行公募机构的角度观察,本周有22家公募机构将推出新基金,市场活跃度相对集中。其中,有20家机构仅发行了1只新产品,另有2家机构发行了2只或以上新基金。
具体来看,华夏基金本周发行力度最大,共有3只权益类新基金启动认购,分别为华夏资源精选、华夏中证光伏产业ETF和华夏中证电网设备主题ETF联接,聚焦于资源与新能源细分赛道。博时基金紧随其后,共有博时工业软件ETF和博时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联接两只产品启动发行,同样均为权益类基金。上述华北地区某大型公募机构工作人员认为:“这进一步印证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权益类基金仍是公募机构战略布局与产品创新的核心‘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