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晚间,立新能源披露2025年三季报,2025年7—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4亿元,同比增长20.4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221.42%。
资料显示,立新能源专注于风能、太阳能的开发、投资与运营,主营业务涵盖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同时,公司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深入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并积极布局新型储能业务。此外,公司投资与新能源业务关联度高、具有优势互补和战略协同效应的相关产业,逐步形成了风电、太阳能、储能及战略投资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多元化业务格局。
公开消息显示,在新疆资源禀赋和当前发展实际的背景下,自治区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印发《关于提高新能源发展韧性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通知》,称要保持大力开发新能源战略不变,保持新增新能源装机任务目标不变,保持电价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变,保障新能源企业收益,保障新能源优质营商环境。同时,明确科学合理规划布局新型储能。统筹电力系统现状,开展调节能力需求分析,在新能源集中送出、电网薄弱环节等关键节点优化布局网侧新型储能。对“沙戈荒”等新能源富集且本地消纳能力较低的区域,鼓励开展源侧新型储能建设,支撑新能源大规模消纳。支持用户按照自主自愿原则配置新型储能,并力争2025年新增并网新能源装机5000万千瓦,新增并网新能源装机保持合理规模。
在新能源电力消耗方面,上述部门在《通知》中表示,将研究适合算力产业的绿电直连模式,加快提升绿电消费比例,推动绿色价值认证。构建依托新能源绿电支撑的风光储算产业链模式,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灵活调配电站发电、算力用电和储能系统,与大电网形成“良性互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电网建设方面,《通知》还指出开展南北疆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通道研究。深化“疆电外送”合作,“十五五”期间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力争达到40%。
立新能源此前披露,公司运营的多个项目均为“疆电外送”重点工程配套项目,包括哈密国投新风三塘湖200MW风电项目、哈密新风能源烟墩200MW风电项目、哈密新风光红星二场50MWp光伏项目、哈密国投新光山口50MWp光伏项目和伊吾淖毛湖49.5MW风电项目均为“天中直流”外送项目,吉木萨尔合计300MW光伏发电项目为“吉泉直流”外送项目。其中,“天中直流”和“吉泉直流”是国家“疆电外送”和“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特高压输电工程,通过将大型火电、风电、光电基地电力“打捆”外送,将显著提升新疆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和外送规模。(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