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新疆天业(600075.SH)正式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公司本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09亿元,同比增长8.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75.97万元,同比激增363.19%。在国内聚氯乙烯树脂等大宗化工产品价格持续震荡的市场背景下,新疆天业依托一体化产业链优势与精细化管理体系,成功实现经营业绩逆势上扬,为“十五五”期间迈向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产业链协同+精细化管理 盈利韧性与运营效率双升
从三季度具体经营表现来看,公司核心竞争力持续凸显,盈利韧性与运营效率双向提升。一方面,公司深度发挥“自备电力→电石→聚氯乙烯树脂及副产品→电石渣制水泥”的联动式循环经济产业链优势,以一体化经营协同性强化规模效应。2025年1—9月,公司累计生产特种树脂7.47万吨、糊树脂8.45万吨、PVC树脂81.91万吨、烧碱57.65万吨,产销衔接高效顺畅——除自身生产耗用外,各类产品外销规模保持稳定,其中PVC树脂外销82.14万吨、烧碱外销59.07万吨,核心产品市场供应能力持续稳固。与此同时,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深化降本增效,在煤炭、焦炭等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同比大幅下降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控产品制造成本与各项运营费用;叠加联营企业利润同比增长的积极影响,公司盈利水平显著提升,第三季度单季利润总额同比增幅达66.55%,充分展现出强劲的成本控制能力与经营抗风险韧性。
在夯实经营基本面的同时,公司同步加快资本运作步伐,为长期发展优化财务结构。据披露,公司此前已获上海证券交易所批复,可在12个月内根据资金需求与市场情况,择机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5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债券期限不超过5年。此次科创债发行将有效提升公司长期限融资占比,不仅能进一步压降融资成本、优化债务结构,还将为公司产业链升级与绿色低碳项目建设提供稳定资金支持,助力其在化工行业转型关键期夯实财务基础。
股东增持传递信心 代为培育储备优质资产
控股股东的持续赋能,为新疆天业的稳定发展与市值维护注入重要支撑。公告显示,基于对公司内在价值的认可及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控股股东天业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天域融持续推进增持计划:其中,天域融已于2024年2月至2025年2月期间,以集中竞价方式完成8097.23万元增持,持股比例从0.29%提升至1.51%;天业集团自2025年4月启动的新一轮增持计划同样进展顺利,截至9月30日,已累计增持7698.23万元,以实际行动传递对上市公司发展的坚定信心。
更值得关注的是,为帮助上市公司锁定优质项目资源、控制投资风险,天业集团还承接了智能生态光伏耦合绿色特种树脂低碳转型升级示范工程(一期)的代为培育工作。该项目位于新疆石河子十户滩新材料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年产35万吨离子膜烧碱、50万吨聚氯乙烯及配套工程,总投资约140亿元。根据双方签订的《代为培育协议》,天业集团承担全部培育费用与资金,上市公司不承担任何成本,待项目满足注入条件后,新疆天业将享有优先购买权。此举既避免了上市公司直接投资高风险新项目的压力,又为其未来业务拓展与产能升级储备了优质资产,有效规避同业竞争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当前,国内化工行业正处于深化结构调整、推进能源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阶段。作为国内氯碱化工领域产业化配套最完整、产品型号最齐全的龙头企业之一,新疆天业在“十四五”期间已实现稳健经营——目前已构建起134万吨PVC、97万吨离子膜烧碱、213万吨电石的核心产能布局,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产业基础。
展望“十五五”,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新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景气度逐步提升,当地对聚氯乙烯、烧碱等基础化工产品的需求有望持续释放。新疆天业凭借一体化产业链布局、精细化管理能力与规模化产能优势,叠加控股股东的资源支持与优质项目储备,有望在行业复苏周期中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为区域经济转型与国家绿色低碳战略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