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狂飙!美联储,突迎大消息!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周乐2025-10-24 23:07

关键时刻,美联储收获一则利好数据。

据最新披露的数据,美国9月通胀数据全线低于预期,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持续升温。美股开盘后,三大指数全线走高,纳指大涨超1%,创出历史新高,道指、标普500指数均创出历史新高,美股大型科技股集体走强,AMD大涨超7%,亦创出历史新高。

报告显示,美国9月CPI同比增长3%,核心CPI同比增长3%,均低于市场预期。有分析指出,这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对于美联储将在年内继续降息的预期,为下周的利率决议扫清了障碍。交易员押注,美联储未来12个月内的累计降息幅度料为120个基点。

美国9月CPI报告发布

北京时间10月24晚间,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了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报告,其中显示,美国9月CPI同比增长3%,低于市场预期的3.1%,前值为2.9%;环比增长0.3%,亦低于市场预期的0.4%,前值为0.4%。

更受美联储关注的核心通胀指标也发出了更明确的降温信号。报告显示,美国9月核心CPI(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同比增长3%,低于预期的3.1%,前值为3.1%;环比增长0.2%,亦低于预期的0.3%,前值为0.3%。

从分项来看,核心服务业成本的显著下降是核心通胀走软的关键驱动力。

推动整体通胀上涨的主要因素是能源成本的攀升,其中服装是本月涨幅最大的产品之一,价格上涨了0.7%。这很可能反映了更高的关税。

有分析指出,在美国政府停摆的背景下,这份CPI数据可能有助于说服美联储官员们在12月再度放宽货币政策。

CPI报告发布后,交易员增加了对美联储今年还会降息两次的押注。利率互换显示,交易员几乎完全消化了美联储下周降息25个基点的情景,并预计其12月将再度行动。交易员押注,美联储未来12个月内的累计降息幅度料为120个基点。这将使基准利率降至2.9%,低于被视为中性水平的3%——该水平既不刺激经济也不抑制经济。

机构分析师表示,这份CPI报告意味着美联储几乎肯定会在下周再次降息,并且数据还支持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的观点,即通胀已得到控制,关税不会引发生活成本飙升。分析师还指出,数据显示汽油价格似乎是整体指标的推动因素:9月份汽油价格指数上涨了4.1%,是所有项目月度增长的最大因素。

据悉,该报告原定于10月15日发布,但由于美国政府持续停摆,美国劳工统计局的大部分业务已经暂停,导致报告推迟。

报告特别指出,由于政府停摆,劳工统计局工作人员在华盛顿时间中午12点后将无法接听公众关于CPI数据的问询电话。

美国白宫表示,下月或大概率不会发布通胀数据。通胀数据缺失系政府停摆所致。

机构分析师指出,需要注意的是,要公布10月份的通胀数据,美国劳工统计局工作人员必须在10月期间采集价格信息——而实际上,当时他们几乎都未在岗。分析师警告称,如果缺乏关键数据,美联储12月的政策决策将变得极为复杂。政策制定者或许对就业形势的判断仍有信心,但对通胀走向的把握则明显不足。

美股三大指数创历史新高

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刺激,美股开盘后,三大指数集体走高,截至北京时间22:00,道指涨0.88%,纳指涨1.11%,标普500指数涨0.85%,盘中均创出历史新高。

美股大型科技股多数走强,谷歌大涨超2%,Anthropic此前宣布将使用价值数百亿美元的谷歌AI芯片;英伟达、亚马逊、甲骨文涨超1%,微软、苹果小幅上涨。

美股芯片股亦集体爆发,费城半导体指数大涨超2%,盘中触及历史新高。其中,AMD大涨超7%,亦创出历史新高;英特尔涨超3%,美光科技涨超3%,博通涨超2%,台积电涨近2%。

高盛多部门固定收益投资主管Lindsay Rosner表示,在美联储预计将于下周降息之前,今日报告内容不足以令其“惊慌”,且12月降息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B. Riley Wealth首席市场策略师Art Hogan表示,这份CPI报告将明确让美联储保持在降息轨道上,美联储已明确更加关注走软的就业数据,并且即便核心CPI远高于2%的目标,仍将继续捍卫其充分就业使命。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表示,通胀正在放缓,美联储压力减轻。预计未来报告中的通胀将进一步下降。没有证据表明关税正在导致通货膨胀。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机构指出,住房成本数据干扰或致9月CPI失真。Inflation Insights总裁兼创始人Omair Sharif指出,住房数据异常可能一次性压低了9月通胀数据。代表住房自有成本的实际等效租金指数9月环比仅微升0.1%,创四年多来最小单月涨幅;而租赁住房指数上涨0.2%。

Omair Sharif进一步表示,租金与实际等效租金之间的巨大差异几乎可以确定是数据噪声所致,从这个角度看,当前核心通胀读数显然夸大了潜在通胀趋势。

排版:刘珺宇

校对:王蔚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