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研究养老金改革必须高度重视资金来源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贺觉渊2025-10-24 21:59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日前在2025外滩年会圆桌讨论时表示,研究养老金改革必须高度重视资金来源。从财政视角出发,无论设计何种框架,核心问题是如何筹资和用好资金。

周小川认为,研究养老金改革可以有多种视角。部分观点主要关注养老金水平,认为随着人均GDP达到当前水平,养老金待遇应相应提高。另一部分观点从财政视角出发,更关注“资金从哪里来”,强调无论设计何种框架,核心问题是如何筹资和用好资金。他还指出,从投资视角看,如果实行养老金预筹积累,尽管全球金融市场存在波动,通过投资实现保值增值仍有很大潜力。

谈及养老金三支柱体系,周小川指出,中国的养老第一支柱在概念上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及世界银行所定义的第一支柱并不完全一致。中国的第一支柱并非简单的普惠性、兜底性支出。在待遇计发公式中,很大程度与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挂钩,并设有上下限。前不久,领取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刚从15年延长至20年。“这表明我们的第一支柱包含了很强的精算和贡献关联成分,其性质并非纯粹的第一支柱。”周小川说。

周小川强调,必须高度重视资金来源。第一支柱重要不仅因其人口覆盖广,还关乎当前提振消费的议题。“第一支柱覆盖了大量人口,若要鼓励消费,有人主张提高养老金待遇,但这必须与‘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紧密联系。”

周小川指出,关于养老保障的讨论往往忽略企业利益和感受。企业要追求效率和竞争力,如果社会保障供款方面负担过重,必然削弱其竞争力。他表示,制定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反应。

周小川还谈及人工智能(AI)对养老金的影响。他指出,目前AI可能显著加大而非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然而,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渠道和机制,将AI带来的新增效率和GDP增量分配给养老金体系——这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并且与企业考量密切相关。

责任编辑: 王智佳
校对: 刘星莹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