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昆山的外卖员王计兵看来,奔走在大街小巷的骑手们对“一天能赚多少钱”的考虑,远多过对“休息”的考虑。
2019年冬天,王计兵因顾客填错地址导致外卖订单超时。事后,他写下那首成名作——《赶时间的人》,被网友称为“外卖诗人”。王计兵向《工人日报》记者感慨:“外卖骑手是一群和时间较劲的人,赶时间似乎成了他们生活的‘死扣’。”
王计兵的感性认知,得到了持续跟踪研究外卖平台与骑手的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陈龙理性分析的印证。以外卖平台的劳动秩序与控制机制研究为主题,他写下了“出圈”的专著《数字疾驰:外卖骑手与平台经济的劳动秩序》。
2018年读博期间,陈龙在北京中关村“卧底”当了近半年外卖骑手。他通过亲身调查发现,平台基于数据、算法和模型等隐秘的“数字控制”,对外卖骑手的劳动过程实现了高度控制和精准预测与管理。顾客的消费体验,平台、商家、第三方劳务公司以及骑手自己的经济收益,均建立在骑手“极速”奔跑的基础上。
陈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对外卖行业的研究,“限时—计件制”的工资结算方式、平台的奖惩规则与顾客的“监督”,以及平台构筑的一套梯度晋升体系与荣誉激励体系等等,多种因素或推或拉,让骑手们不得不一直在极速奔跑、“超长待机”。
“骑手们对生活和工作时长是有一定的比例划分的。”跑外卖有些年头的王计兵深有感触,“不是骑手们不想休息,如果他们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好的改善,就会考虑工作和休息时长哪个更多一些。”
如何保障骑手们的休息权?近年来,多方一直在协同努力。
今年4月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等五部门召开会议,部署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水平提升专项行动。专项行动计划用6个月,集中解决一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的突出问题,并推动企业完善服务保障措施,提高用工管理水平,有效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劳动报酬、休息、劳动安全等权益。
今年5月,全国总工会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六部门印发《共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工作指引》,重点强调促进新兴领域发展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
9月10日,2025年度饿了么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协商恳谈会在上海召开。饿了么表示,平台将逐步取消超时扣款处罚,推动从负向处罚向正向激励的转变;还将推进升级“防疲劳”机制、优化“强制下线”功能,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一周后,2025年度美团配送算法和骑手劳动保障协商恳谈会在北京召开。截至今年9月,美团已在30多个城市试行超时免罚机制,新规融入积分模式和学习培训,给骑手“松绑”。同时,美团“超时免罚”机制将在今年底全面落地。
10月16日,京东外卖宣布,已在全国25个城市试点取消骑手订单超时罚款,改为启用“服务分”管理机制。
对此,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鹏指出,近期多个重点头部平台企业与劳动者展开算法与劳动规则协商恳谈,包括休息权在内的劳动者多项权益保障被提上了谈判桌,谈出了新成效,意义非凡。
“头部平台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全行业提升劳动者权益保障标准,将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整体进步。”王鹏进一步表示,“向上向善”的算法规则、完善健全的协商恳谈机制,正在逐渐赋能平台高质量发展和劳动者体面劳动。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全国工会以开展2025年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为抓手,重点推动平台企业开展算法协商,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已有15家头部平台企业纳入工作范围,协商成果预计将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逾2000万人。
外卖骑手等户外劳动者群体去哪里休息,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工会驿站是全国总工会组织建立的为户外劳动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广大职工群众提供休息如厕、饮水纳凉、餐食加热、驱寒避雨、手机充电等一站式服务站点。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工会驿站18.61万个,全年累计服务职工群众近8亿人次。
“‘防疲劳’机制、超时免罚以及算法优化等经验做法,对保障劳动者休息权在内的诸多权益,一定程度上是有益的。”陈龙期望平台从更人性化的角度,让算法设身处地为劳动者考虑。
王计兵期待近期这些可喜的变化落到实处,同时也期待这一群体的劳动报酬进一步提高,“当这份工作的收入与保障,让他们足够有尊严时,休息权益才会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