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最新发声,看好中国资产配置价值。
今日,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王滢表示,从全球投资人的总体配置来看,中国股票资产的仓位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从长期来看,全球投资人对中国资产的进一步增持将是大势所趋。广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刘晨明认为,对外资而言,增配目前仍低配的A股与H股,是跑赢MSCI新兴市场等基准指数的重要策略。
回到市场层面,A股、港股市场今日全线走强,截至收盘,沪指涨1.36%,重新站上3900点;创业板指大涨超3%,恒生科技指数涨超1%。展望后市,有券商机构认为,支撑本轮A股、港股向上的中长期逻辑仍在,一方面资本市场改革进入深水区;另一方面结构性景气提供支撑,资金面充裕。
摩根士丹利:增持中国资产
10月21日,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王滢在香蜜湖财富管理周·湾区财富管理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致辞表示,近年来,众多投资人对中国在多个领域的快速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在人形机器人、自动化、生物科技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从全球投资人的总体配置来看,中国股票资产的仓位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从长期来看,全球投资人对中国资产的进一步增持将是大势所趋。
王滢表示,股票配置方面,对于中国市场,摩根士丹利建议长期关注高科技板块,包括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生物科技、高端制造等,同时建议投资者持续配置高质量红利股,以抵御短期的市场波动。
对于美股市场,摩根士丹利偏好于优质股票、周期性股票和高运营效率的股票,但也要防止市场波动。
在欧洲市场,摩根士丹利建议增持国防、银行、软件、电信以及多元化金融等板块。
在大宗商品的配置上,摩根士丹利特别看好贵金属,尤其是黄金。王滢认为,黄金在目前的水平上或有进一步上涨5%的可能性。
在货币方面,王滢表示,她对美元计价的资产比较看好,但并不看好美元本身。“我们预计美元指数将从目前的98左右逐渐走弱,到今年年底可能会降至95左右,而到明年年底可能会降至85左右。”她说,在配置美元资产时,投资者应当考虑采用外汇对冲策略,以降低汇率波动的风险。
另据摩根士丹利日前发布的报告,今年9月份,净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反弹至46亿美元,创下自2024年11月份以来单月最高。
广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刘晨明表示,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有助于改善中国股市流动性。历史数据显示,美联储降息后A股与H股多呈上涨走势。随着下半年中国经济与政策出现边际变化,预计将进一步提振外资回流信心。
他进一步表示,7月以来中国资产“赚钱效应”显现,海外投资者逐渐意识到提高中国资产配置比例的必要性。对外资而言,增配目前仍低配的A股与H股,是跑赢MSCI新兴市场等基准指数的重要策略。
刘晨明分析称,美联储降息周期有望推动中美利差收窄,人民币升值预期也将促进跨境资本流入,提振外资对A股与H股的配置需求,并为中国资产的“慢牛”格局提供支撑。
全线反攻
回到市场层面,10月21日,A股、港股市场全线走强,截至收盘,沪指涨1.36%,重新站上3900点;深证成指涨超2%,创业板指大涨超3%;沪深两市成交额达1.87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1363亿元,全市场超4600只个股上涨。香港恒生指数收涨0.65%,恒生科技指数涨1.26%。
展望后市,中信建投证券认为,牛市逻辑仍在,一方面资本市场改革进入深水区;另一方面结构性景气提供支撑,资金面充裕。
“2026年国内加码宽松的时刻,可能就是新一轮行情启动的时刻。”申万宏源认为,2025年第四季度还有科技引领的行情。2026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但大概率不是2026年全年高点,更不是本轮全面牛市的高点。牛市还有纵深,随着时间的推移,全面牛市演绎的条件会越来越充分。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若市场担忧解除,港股科技板块更受益于当下产业趋势,港股资金面有望改善,短期波动不改港股四季度牛市行情,其中恒生科技空间最大。首先,港股互联网巨头受益AI叙事发酵,港股资产结构优势有望凸显。其次,伴随美联储重启降息,港股外资力量回流存在超预期可能。最后,南向资金有望继续流入,推动港股行情继续向上。结构上,AI驱动下,港股科技仍是行情主线。此外,港股红利受益于政策强化分红+低利率,港股新消费、创新药资产较A股同样稀缺,下半年或也值得关注。
华泰证券日前发布研报称,中期视角下泛科技仍是市场主线。当前AI产业趋势仍在演绎,且2025年A股公司半年报显示,TMT板块订单和补库仍处于上升趋势,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TMT板块能延续高景气的主动补库状态,这与当前A股公司三季度业绩预告所示信息基本匹配。科技板块在业绩期消化性价比不高的压力后,有望重新迎来配置机会。
排版:汪云鹏
校对:刘榕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