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已有越来越多航空公司将机上Wi-Fi变为免费服务项目。(中新社发)
深圳商报记者 陈发清
10月11日,东方航空正式宣布旗下所有宽体机执飞的国内“空中快线”全面开放经济舱全舱位免费Wi-Fi服务。这一举措打破了国内航司Wi-Fi“高端舱位专属”的惯例。未来,免费Wi-Fi能否升级为行业标配?
此前,东航免费Wi-Fi服务仅限国内“空中快线”航班的头等舱、公务舱、超级经济舱及指定经济舱舱位。
东航此次免费举措并非偶然,而是精准卡位竞争焦点与自身经营困境的双重战略布局。从自身经营看,东航近年面临显著盈利压力:2024年全年净利润亏损47.98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42.26亿元,销售净利率低至-3.63%,同时2023年上半年客户满意度被竞争对手反超,商务客流失直接冲击核心收益。而客舱Wi-Fi已被验证是破局关键——2024年东航国际航线免费Wi-Fi试点期间,常旅客新增量环比增长40%,“服务换流量”的逻辑成效显著。
东航这一举措将打破国内航司Wi-Fi“高端舱位专属”的惯例。目前,国航、南航等仍维持“会员免费+普通旅客付费”模式。例如,南航10小时国际航班全流量浏览单次收费达200元左右。
不过国际上,已经有越来越多航空公司将机上Wi-Fi变为免费服务项目。比如全机队已配备Wi-Fi的国泰航空刚刚宣布金卡会员自11月15日起搭乘任何客舱均可享免费机上无线网络,服务将于今年底前扩展至所有搭乘特选经济舱的国泰会员。美西南航空宣布自10月24日起,对所有会员提供免费机上Wi-Fi服务;新西兰航空早在安装机上Wi-Fi时便确定了始终向旅客免费开放;卡塔尔航空则对常旅客全面免单,经济舱旅客提供1小时免费基础流量。
随着东航宽体机Wi-Fi全舱免费落地的推进,未来,机上全舱免费Wi-Fi能否升级为行业标配,引发行业关注。而记者了解到,已经有其他航司正在研讨跟进策略。
航司能否扛住免费背后的成本压力,成为短期全舱Wi-Fi免费化的障碍。据了解,行业单架飞机Wi-Fi改装成本达300万至400万元,年均运营成本30万至50万元,其中卫星流量费占比超60%。
对此,东航的策略是通过50余架宽体机批量改装,实现了单位运营成本的显著降低。此外,东航仍采用“基础免费+高速付费”分层模式,既以免费服务抢占流量入口,又通过增值选项对冲成本。
此外,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航司而言,免费Wi-Fi不仅能增强客户粘性,也可通过流量引导目的地消费、广告合作等方式开辟新收益渠道。
行业普遍认为,当改装成本随技术迭代降至百万级以下,且增值收益形成规模,免费Wi-Fi将成为行业主流选择。这意味着,短期看免费成为头部航司争夺商务客的标配,长期则随低轨卫星等技术落地逐步覆盖全机队,空中互联将从“奢侈服务”有望成为行业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