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冲刺最后100天,怎么操作?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许诺2025-10-13 14:58

尽管高估值之剑悬在头上,但在今年最后100天的公募投资上,基金经理的选择也不会轻易地偏离科技叙事。

今年以来,拥抱科技叙事已成为基金经理获得高收益的关键逻辑,而热门赛道超涨后的剧烈波动也在考验着投资者。当部分消费基金甚至采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策略,愿意承受波动拥抱科技股之际,尤可见低迷的消费仍难成为基金换仓的心头好。此时,科技股在一块硬币上的另一面映入眼帘,渐渐成为许多科技基金经理换仓首选,在市场波动中以其对抗估值风险却无须偏离科技叙事。

公募面临年末净值防守压力

在2025年最后100天内,基金经理凭借科技、医药赛道继续拥抱进攻的策略,或将变得不再轻松。

随着宽裕的流动性以及市场风险偏好的支撑,今年主动权益类基金迎来了近三年来最好的业绩格局,表现最好的主动权益基金永赢科技智选,在今年前三季度收益率达194.49%,42只主动权益基金在前三季度内实现业绩翻倍,其间收益率在50%以上的主动权益产品突破900只,占比近20%。

但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再大的大树也不能长上天。科技、医药等热门赛道的高估值在市场风吹草动中,也将削弱公募产品集中持仓的信心,部分主动权益基金在策略上开始小心翼翼。10月11日,华南地区某头部公募发布公告显示,旗下13只产品参与一家超大市值科技股的再融资,但这13只产品均为指数基金。

创金合信基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魏凤春认为,随着AI等科技股前期热度达到一个小高峰,市场风险偏好可能回落,股债或有可能出现切换,理由有三,一是资产负债表缩表速度加快,二是风险偏好基本修复完毕,三是监管层在引导长牛和慢牛。

长城基金研究部副总经理储雯玉也认为,场内活跃资金集中追逐那些具有强劲短期催化和高增长弹性的板块,快速推高板块热度,形成“赚钱效应”,但是,当市场短期在到达指数高位后,震荡消化的压力加大,可能有阶段性休整和轮动。后续要关注一些潜在风险,包括科技创新进程受到外部因素干扰,以及国际地缘环境博弈等。

临时抱佛脚转向科技、拥抱进攻的基金产品,在未来100天也可能面临净值失守压力。例如,重仓消费股的南华瑞盈混合基金10月10日出现净值偏离一幕,在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几乎清一色上涨的情况下,该产品当日净值走势趋同科技赛道,当日净值却反向暴跌8.4%,为当日主动权益基金跌幅最大的一只产品,一日时间便吞噬这只消费主题基金大部分年内收益。

前海开源沪港深聚瑞基金经理杨德龙认为,考虑到部分股票短期涨幅较大,一些科技股累积大量获利盘,或应考虑获利了结,降低此类品种仓位,美股的大跌对A股、港股接下来一周的走势存在负面影响。

消费基金确定性仍不明朗

尽管公募抱团的科技与医药可能短期面临回撤压力,但跑得慢、涨幅少的消费也并非当前可放心仰仗的对象。

证券时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虽然不少基金经理在近期换仓调整中,消费股都是新增覆盖的对象,但在仓位策略上极为克制,基金经理的核心仓位未出现大规模转向消费的迹象。甚至,部分原先重仓消费的基金经理还采取“偏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换仓策略。

“我们也注意到科技股越来越贵,许多公司涨幅很大,但科技叙事逻辑非常硬,需求扩张明确,我们愿意承受一定的波动风险,这种换仓更加考虑未来几年的收益。”深圳一位基金经理告诉记者,他原先核心重仓对象主要包括港股的化妆品、潮玩玩具、饮料、连锁食品等,但考虑到消费需求总体仍处于收缩而非扩张,近期已开始换仓到AI软件应用、游戏娱乐、互联网AI医疗、半导体等人工智能赛道。

多位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对消费的判断,也持谨慎态度。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认为,当前以旧换新政策支持品类消费增速回落较为明显,边际效果再度减弱,消费赛道尚待提振,当前消费者就业指数处于2024年下半年以来的偏低位置,居民就业偏弱拖累收入以及消费意愿。另一方面,商品消费对于“以旧换新”政策依赖度较高,四季度存在追加补贴资金诉求。

创金合信基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魏凤春也认为,当前消费还未能出现指标意义上的改善。他判断消费市场仍在调整阶段,此外,考虑到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均处低位,近期新开工与施工面积同比继续下滑,消费疲软叠加房地产拖累,内需不足问题仍然存在。

基金看好资源股“科技叙事”

既能满足科技叙事逻辑,又能避开科技股高估值,同时还不像消费那样需求扩张不足,在不少基金经理看来可能只有一枚硬币的另一面。

“看好人工智能、科技革命,却去重仓煤炭股、电力股,这并不是奇怪的新鲜事。”魏凤春认为,布局能源股并未偏离科技赛道,如果没有化石能源,今天所有的高科技都不存在,科技与AI的尽头是能源,全球AI如火如荼,配置能源是一个硬币的另一面,这一投资逻辑是合理的。

公募拥抱的能源股,也因其科技叙事而得到市场奖赏。在10月10日美股暴跌中,少数表现亮眼的公司主要集中在资源股领域。美股电力龙头美国电力当日收盘飘红,核电铀矿龙头UEC公司在指数暴跌中大涨8.12%,风电龙头杜克能源更在当日恐慌环境下,创下该公司股价历史新高。在A股与港股市场也大致类似,与科技股紧密相关的铜矿股、稀土股、电力股近期也开始逆势走强。许多看好科技股的明星基金经理大多在仓位中部署资源股品种,杨德龙管理的前海开源聚瑞基金在重仓AI科技股的同时,也大量持仓国电电力、中国黄金、信义光能等资源股。

此外,长城基金研究部副总经理储雯玉极为看好科技叙事的逻辑,她在重仓半导体、人工智能的同时,资源股也是她所管基金的另一特色,持仓股包括龙源电力、株冶集团、沃尔核材、中国海洋石油、晋控煤业、北方稀土等。储雯玉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市场资金从交易过热、估值过高的板块流向更具投资性价比的板块是一种长期存在的自发性行为,具体到当前市场,科技热门赛道因为其产业趋势仍然强劲,目前还是市场上胜率较高的板块之一,即便有市场高低切的行为,短期的调整更多是对前期过快涨幅的阶段性消化。

摩根士丹利基金研究部一位人士指出,从供需基本面角度,小金属在供给相对刚性与需求蓬勃发展下,供需格局也在不断优化。以稀土为例,稀土磁材在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机等高性能领域发展快,需求有望持续增长,未来价格有望稳步上行,战略属性与产业升级红利将驱动龙头公司盈利与估值双升。

魏凤春则强调,科技的尽头是能源,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每天消耗20万度电,当投资者集中在热度极高的AI+上时,很多人开始回过头来布局能源,因为:一是世界正在从金融资本主导转向实物资产主导,那些掌握关键大宗商品的国家和企业将在新时代获得前所未有的优势。二是当投资者希望通过高科技来提高资源效率时,反而可能会导致这些资源的消耗和利用增加。

排版:刘珺宇

校对:杨立林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