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服务业是海南华铁(603300)构建的第二增长曲线,在这场跨界淘金过程中,公司股价一度上涨超2倍,成为名副其实的算力大牛股。让投资者始料不及的是,近日海南华铁宣布,主动终止与客户“杭州X公司”36.9亿元的算力服务协议,占公司已公开算力订单超半数。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市场哗然,公司股价惨遭两个“一”字跌停。
这份36.9亿元的算力大单,不仅没有任何交付,甚至连对手方“X公司”的身份,也依旧隐藏在迷雾中。更令人费解的是,海南华铁的这份合约,还存在着明显有别于同行的做法。36.9亿元的算力大单,在长达6个月的时间里,无采购订单、无订金,取消后也无违约金。
毁单引来层层质问
10月9日,国庆节后的A股涨势如虹,但是,昔日的算力牛股海南华铁(603300)的股价,却是“一”字跌停。公司股价逆势跌停的背后,是一份36.9亿元大单的取消。
国庆前夕,即9月30日晚,海南华铁公告称,基于原协议所涉交易及设备的市场环境、供需情况较签署时发生较大变化,且协议签订以来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公司近日向杭州X公司出具了《关于解除算力服务协议的函》。
今年3月,海南华铁公告,全资子公司海南华铁大黄蜂建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下简称“华铁大黄蜂”)与杭州X公司签署《算力服务协议》,约定华铁大黄蜂向X公司提供算力服务,服务期为5年,合同预计总金额为36.9亿元(含税)。
根据海南华铁此前预测,上述合同执行后,预计每年将带来约7亿元的收入,显著提升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这份36.9亿元的算力大单,也为海南华铁的股价带来了三个涨停。而在这份大单签署之前的一个月,公司股价涨幅接近翻倍。
Wind数据显示,基金持有海南华铁的股份数量大幅增加,从一季度末的3161.2万股增至二季度末的7978.55万股。股东户数也从2024年底的4.61万户大幅增至今年二季度末的22.49万户。据此不难看出,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突如其来的合同取消,对于投资者犹如晴天霹雳。在公司至今未能给出合同取消详实说明的背景之下,投资者纷纷涌入互动平台留言,质问的问题包括36.9亿元算力合同的真假、神秘的杭州X公司到底是谁、为何公司主动取消合作不用支付违约金等等。
围绕着海南华铁此次算力订单的相关事项,连日来,证券时报记者也多次致电海南华铁董秘办电话,但一直无法接通。
“在我们算力圈内,大家对海南华铁此次取消大额订单议论比较激烈。据我们了解,监管层已经前往公司展开调查,还是等待监管的调查结果吧。”某算力类上市公司董秘对记者称。
资料显示,在海南华铁宣布取消36.9亿元算力服务合同的当晚,即9月30日晚,上交所对海南华铁下发监管工作函,处理事由为“就公司重大合同终止相关事项明确监管要求”,涉及对象包括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跨界算力业务溯源
海南华铁原本从事设备租赁业务,即提供建筑维保设备、建筑支护设备和工程机械设备租赁及配套服务。公司跨界进入算力行业,可以追溯到一年多前。
2024年5月7日,海南华铁发布《关于投资智算中心建设的公告》,创新拓展裸金属算力服务模式,正式布局算力业务,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据悉,海南华铁智算业务的主要运营模式是,公司采购服务器等算力相关设备,部署于智算中心内,同时保证服务器硬件和系统环境的稳定运行,并提供客户业务所需的各类运维服务,以此向客户收取智能算力租赁费及技术服务费。
定期报告显示,自开展算力业务以来,截至2024年末,海南华铁累计签订算力服务金额24.75亿元,完成资产交付近7亿元;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累计签订算力服务金额已达66.7亿元,完成资产交付超9亿元。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交付算力资产超14亿元。
作为新兵,海南华铁的算力业务推进,离不开招兵买马。记者注意到,公司曾在定期报告中指出,为加速推动智算板块发展,2024年,海南华铁设立数智科技事业部,并引进席明贤出任数智科技事业部负责人,全方位统筹智算等相关业务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席明贤在加入海南华铁之前,曾是阿里云视频云负责人,花名“右贤”。更早前,席明贤系前华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首席专家。
企查查显示,成立于2024年9月的海南华铁鑫维智算科技有限公司,系海南华铁持股60%的控股子公司,席明贤持股40%。该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实缴资本0.1万元,参保人数0(2024年年报)。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海南华铁签订的算力订单已有超10亿元的资产交付,但是在财报中,该业务体现的收入却不多。数据显示,2024年,海南华铁算力设备服务的收入为1200.52万元;2025年半年报,公司的营收结构中,没有拆分算力设备服务的收入。
有别于同行的“合约”
跨界进入算力行业,海南华铁并非个案。虽然同行们不愿就海南华铁合同取消事项进行评论,但从证券时报记者的采访来看,海南华铁的此次36.9亿元的算力服务合约,与同行的做法存在不同。
根据国新办公布的数据,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正迅速推高算力需求,中国智能算力发展增速迅猛。2024年,中国通用算力规模达71.5EFLOPS(EFLOPS指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同比增长20.6%;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EFLOPS,同比增长74.1%。
与之对应的是,算力服务市场持续升温,频频曝出数亿元的大单。譬如:2025年5月,宏景科技获得Y公司5.63亿元(含税)算力合同,服务期5年;2025年8月,城地香江与某互联网公司X完成签订IDC托管业务协议,8年的服务周期涉及金额达到45.27亿元。
海南华铁主动取消订单,难道是行业景气度下降?对此,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5家涉足算力的上市公司均表示,“算力服务行业,目前没有出现明显变化,公司的算力服务合同,仍在正常履约中,或已经全部完成交付。”
在合同履约方面,5家接受采访的公司还对记者称,具体交付期限,需要看客户的要求,但是基于当前的国际贸易环境,设备产品(服务器、GPU、光模块等)的供货渠道和价格存在较大变量,双方都愿意选择尽快交付,从购买、组网、到设备调试,一般2—3个月就完成交付。其中,一家算力服务类上市公司对记者称,“我们9月份签订的一个金额上亿元的算力服务合同,当月就完成了交付”。
不过,其他同行也存在过取消合同的先例。譬如,2023年10月至2023年11月,恒为科技(603496)与碧兴物联(688671)签订了服务合同,约定其子公司恒为智能应按期向后者交付某型号服务器。但是,受相关政策影响,双方于2024年1月调整交货日期,随后又因无法如期交付货物最终取消。
2024年4月—6月,恒为科技向碧兴物联退还1.6亿元订金。另外,碧兴物联还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赔付违约金。
海南华铁与杭州X公司的36.9亿元算力服务合同,合同签订的时间为2025年3月5日,但是,直到2025年9月30日宣布取消,在长达6个月的时间,海南华铁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也没有订金,取消订单也未涉及违约金,可谓是“三无”。
某上市公司对记者称,“我们公司上次算力服务合同取消,是因为货源供应出现了问题,客户指定的某品牌GPU拿不了货。但是,现在已经不存在着这方面问题了,所以其他合同目前均在正常履约中”。
“牛散”结伴进退
海南华铁前身是华铁应急,注册地位于浙江杭州,公司原本是一家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为胡丹锋。2024年5月完成易主,目前控股股东为海南海控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实控人为海南省国资委。
海南华铁易主过程中,胡丹锋及其一致行动人华铁恒升、大黄蜂控股、公司股东黄建新等,向海控产投转让合计所持上市公司14.01%的股权,总价款接近20亿元。转让完成后,胡丹锋直接持股降至9.01%,任职总经理;2025年8月,胡丹锋计划继续减持不超过2.22%。但是,36.9亿元算力订单取消后,上述减持计划取消。
新东家海控产投的接盘成本可不低。当时的转让协议显示,海控产投的受让成本为7.258元/股,较筹划易主事项停牌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6.54元/股溢价约11%。
但是,海南国资的接盘,并没有给海南华铁的股价带来提振。2024年5—9月,公司股价跌跌不休,最低价一度跌至4.02元/股,较受让价下跌近40%。
不过,随着A股市场环境的改善,及公司跨界进入算力行业,海南华铁的股价近一年来涨幅明显,最高价曾一度触及13.26元/股,涨幅超过2倍。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南华铁这一轮股价上涨过程中,知名“牛散”章建平、毛金明、毛英俊等现身其中。
2025年一季度末,章建平成为海南华铁的前十大股东,位列第三,其持有约8420万股股票,持股比例为4.23%。而在2025年的半年度财报中,章建平已消失在前十大股东名单中。
毛金明和毛英俊两位自然人,也是今年一季度新晋海南华铁前十大流通股东榜单,分别第四和第十。不过,到了今年半年报,毛金明和毛英俊两位股东已经双双退出榜单。在此之前,毛金明和毛英俊,还曾同时出现在润欣科技、海达股份等前十大股东榜单。
不过,绝大部分投资者没有这些牛散们那么幸运。突如其来的订单取消,令投资者措手不及。截至10月10日收盘,200多万手的卖单,封死在跌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