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的不利信息接踵而至!
就在刚刚,机器人的变数也来了。据外媒报道,由于技术问题,电动车巨头特斯拉已决定放弃原定今年生产数千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计划,使马斯克在机器人领域的雄心暂时受阻。
当地时间10月9日,Figure发布首个专为量产设计的通用型人形机器人(区别于前两代原型机),目标覆盖家庭、工业等多场景。此次发布引发市场关注。但人形机器人方向走在前列的特斯拉的动向无疑更受关注。这给这个行业及相关股票亦带来了较大变数。今天,机器人板块亦是大幅杀跌。
突传停产
根据《The Information》报道,特斯拉工程团队在Optimus手部与前臂设计上遭遇重大技术瓶颈,无法实现类人灵活操作。团队成员指出,这是整个工程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
早在今年6月,来自供应链的消息便显示,特斯拉已暂停采购Optimus 零部件,集中调整人形机器人的软硬体技术细节。
在硬件方面,Optimus的关节电机在搬运重物时容易过热,温度甚至飙升至警戒线,迫使机器人降速或停机,且目前2.3kWh电池仅能支持不到2小时的持续运作,无法满足工业应用需求。
软件方面,消息则指出,Optimus在特斯拉工厂的实际搬运效率不到人工的一半。经过多轮尝试仍无法突破,导致大量Optimus人形机器人缺失手部零件而无法组装完成。因此,特斯拉决定暂停生产,将资源集中于设计改进。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此前,50岁员工Peter Hinterdobler在加州弗里蒙特工厂协助拆卸Model 3 生产线上的大型机器人时,遭手臂重约3632公斤的Optimus击中倒地失去知觉。Hinterdobler近日将特斯拉及其供应商发那科美国公司告上法庭,提出5100万美元天价赔偿。他指控特斯拉未将机器人放置在指定区域,也未确保断电安全,并称公司拒绝提供事故影片。诉讼目前仍在进行中。
影响多大?
此前,马斯克计划明年生产5万台Optimus并将其送上火星,此目标先被下调至明年2000台,至今年7月实际产量仅数百台,不到原计划的十分之一,如今更面临全面停产。
另外,不少机构此前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海内外共振机遇,特斯拉Gen3机器人即将定型量产,国内宇树、智元等头部企业加速资本化,开源证券甚至预测2026年国产机器人出货量将实现10倍增长。
机构认为,2025年四季度,机器人行业站在了规模化商业化的临界点。特斯拉Optimus演示视频展示的灵巧手技术、马斯克新的薪酬激励计划,以及国内多家机器人企业加速资本化进程,共同推动机器人板块成为当前最具潜力的投资赛道。但从目前来看,人形机器人的进展可能要低于机构的预期。
不过,尽管面临技术与安全挑战,马斯克仍保持积极态度。他近期在社交平台发布Optimus学习功夫影片,并在电影《创:战神》首映礼红毯上与演员杰瑞德· 雷托(Jared Leto)共同展示人形机器人动作。
另外,当地时间10月9日,Figure发布首个专为量产设计的通用型人形机器人(区别于前两代原型机),目标覆盖家庭、工业等多场景。多家机构认为,Figure03的软硬件技术和应用场景均超预期。
据悉,该款产品抛弃了高成本CNC加工,转向模具化生产(压铸/注塑/冲压),零件制造时间从“周级”压缩至“20秒级”,单台成本显著下降。Figure03通过设计与工艺重塑(引入压铸、注塑与冲压)、全球供应链体系构建、自建高产能制造中心BotQ,实现大规模生产目标。BotQ首期产线年产能12000台,未来四年累计生产10万台。
排版:罗晓霞
校对:廖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