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创禾宋中华:投资人需穿透数据,在资本狂宴中保持清醒丨大咖荐书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宋中华2025-10-07 20:24

霍华德・马克斯在《价值演算》中直言:“投资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对盈利能力的判断是否正确。”而这种精准判断的内核,正是认知的深度。查理・芒格亦曾强调,“配得上”想要的事物,本质是让认知匹配价值。

在快速流变的世界里,谁也无法基于当下作出对未来的判断;即便这个时代最厉害的人,也同样被局限在这个时代里。只有将时间拉长,去对话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前的人、去对话宇宙万事万物,才能突破我们被局限的认知,进而提升认知。而对话的工具就是——读书。

你能看到的各行各业的聪明人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酷爱读书、坚持阅读。做投资更需要通过读书,从更长远的时空来观察事物,找出变化中的不变,深刻认知事物的第一性原理,发现投资价值。

金秋十月、秋风飒爽,创业资本汇携手一众投资大咖,向读者朋友们分享他们喜爱的书籍,一同顺着指尖穿越时空,寻找认知的高点。本期为第七期,我们邀请到东方创禾总经理宋中华作分享。

东方创禾总经理宋中华

《门口的野蛮人》 作者:布赖恩·伯勒(Bryan Burrough)、约翰·希利亚尔(John Helyar)

推荐语:《门口的野蛮人》是华尔街商战纪实经典,深度还原了1988年KKR以250亿美元杠杆收购RJR纳贝斯克的“世纪之战”。书中通过大量一手访谈,揭露了资本博弈的残酷性与金融创新的双刃剑效应——从管理层贪婪的“金降落伞计划”,到KKR仅用15亿美元自有资金撬动235亿美元债务的杠杆魔术,再到投行、律师、评级机构的利益共谋。这场交易不仅成为杠杆收购的教科书案例,更揭示了资本与实业的根本冲突:当企业被视为“待价而沽的资产”而非长期经营的主体,其结局往往是裁员、债务暴增与价值掠夺。

作为创投机构,本书让我们深刻反思资本的角色边界。一方面,KKR的“资产剥离—价值重构”逻辑展现了资本配置的效率,警示我们需警惕被投企业的管理层短视与利益输送;另一方面,RJR纳贝斯克最终因高负债陷入困境,印证了过度金融化的危害。实践中,我们更注重“价值共创”而非“价值榨取”——例如在投后管理中,避免简单施压短期财务指标,而是通过资源对接帮助企业平衡增长与实现稳健性。

本书亦是一部人性寓言:资本不会改变人性,只会放大其本质。无论是约翰逊的投机主义,还是克拉维斯的冷血计算,都提醒投资人需穿透数据,洞察人性底色。推荐每一位从业者以史为鉴,在资本狂宴中保持清醒。

校对:王蔚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