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贷2.0深圳落地:破解小微融资困局,绘就普惠金融新图景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5-09-30 16:50

9月30日上午,以“聚势·赋能·跃升”为主题的“园区贷2.0”发布会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推进会在龙岗区星河领创天下成功举办,该模式通过“政园银担”四方协同机制,为深圳小微企业带来了破解融资困局的全新方案。

微信图片_2025-09-30_162909_082.jpg

破解融资难题和壁垒,“园区金融”成效初显

深圳汇聚了超过270万家中小企业,贡献了约50%的GDP,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在传统融资模式下,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小微企业普遍采取轻资产运营,缺少足额抵押物,难以满足银行信贷条件,导致银行“不敢贷”、企业“贷不到”的困局长期存在。产业园区是深圳小微企业的物理载体,也是小微企业最密集的地方,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许晓征强调,产业园区不仅贡献了全市超30%的GDP和70%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更是推动深圳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解决园区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痛点,直接关系到深圳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普惠金融的深入实践。

为破解困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于2024年7月联合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印发《关于大力推动“园区贷”的工作方案》。首批选择11家银行和10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园区,以“结对制”形式开展“园区贷”试点,推动园区与银行信息交互、资源整合。

截至目前,作为试点初期的阶段性成果,首批试点银行对试点园区内企业的累计授信金额已超115亿元,充分印证了“园区金融”模式的生命力。

以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为例,作为首批试点银行,截至2025年8月末,在包括首批试点园区在内的全市超300个园区中,该行已累计为2700余家入园企业授信超130亿元,其中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获授信66亿元。在总行指导下,该行打造了“四融并举,数智赋能”的园区金融服务方案。在融资方面,推出标准化“园区e贷”产品,为300余个优质合作园区内小微企业提供最高1000万元、最长3年的纯信用贷款。在融智方面,担任企业医生和财务顾问,研发“科创企业AI智能顾问”,实现企业一键查询匹配专属金融方案。在融技方面,强化科技赋能,联动4家知识产权评估机构、67家头部企业等外部资源,搭建专利技术对接平台,精准匹配需求,打破信息壁垒。在融商方面,整合资源提供增值服务,构建数字金融联盟,对接200家外部机构,实现信息流与合作网深度融合。为加速方案落地,该行成立了49支“普惠青年先锋队”,大力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金融服务进园区”专项行动,覆盖包括结对园区在内的300余家产业园区,深度触达企业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在“园区贷”之外,该行整体普惠贷款余额已突破2000亿元,成为工商银行系统内首家达成此里程碑的城市分行。

微信图片_2025-09-30_162917_399.jpg

园区贷2.0创新升级,机制优化聚势赋能

“‘园区贷2.0’不仅是版本的升级,更是服务理念、工作机制、系统效能的全方位提升”,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局长吕哲在致辞中表示。

在活动现场,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相关负责人同样分享了工行对于“园区贷2.0”的理解——深圳的园区贷采用“政园银担”四方协同模式,构建了政府统筹、园区协同、银行参与、担保增信的多方合作机制,实现了“见贷即保、风险共担”,凝聚“几家抬”合力,显著提升了风险缓释能力与服务覆盖面。

“园区贷2.0”既是机制的升级,更是合力的再聚。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也将以此为契机,将通过扩大“硬科技”“新外贸”园区覆盖、深化政务与园区数据融合以实现智能风控与精准画像、构建“政策咨询-融资对接-担保增信-园区招商”一站式服务平台等举措,深度融入小微融资协调机制,推动科技、产业与金融良性循环,进一步升级普惠金融服务生态,为深圳建设全球影响力经济中心城市贡献更多工行力量。

相较于1.0版本,“园区贷2.0”在信息共享、风险分担、资源整合等方面更进一步,推动“园区贷”扩围提质。

一是打破“数据孤岛”,通过整合政府、产业园区及银行等多方数据,将“沉睡”的碎片化数据资源转化为可量化的金融资产,为企业精准“画像”。二是构建“政园银担”四位一体风险分担机制,四方协同降低风险,让银行敢于为中小微企业放贷。三是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银行定制专属产品,政府提供贴息补贴,保险机构提供风险保障,形成服务合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活动现场,有10家产业园区与10家银行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就包括龙岗区星河world产业园与工商银行。签署方覆盖深圳各区重点产业园区和主要银行机构,使得这场战略合作成为“园区贷2.0”从创新理念走向规模实践的关键一步。

微信图片_2025-09-30_162922_424.jpg

深耕普惠金融新路径,金融活水滋养实体

2025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这座城市从默默无闻的小渔村一跃成为世界创新高地。在这场跃迁中,小微企业作为“经济细胞”,始终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普惠金融如“经济甘泉”,滋养着市场主体,“园区贷2.0”正是连接二者的“输水管道”。

“园区贷2.0”的背后,是普惠金融场景化服务的探索。它将传统金融“等企业上门接水”的被动商业模式转变为一种主动、精准、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使得金融资源更高效地配置到了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中,将金融机构“水龙头”精准安装到“缺水”的地方。
展望未来,深圳将以更坚定的步伐完善“园区贷2.0”模式,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让普惠金融的阳光覆盖更多小微企业。同时,深圳将持续探索金融服务创新路径,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度、效率与质量,为小微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增添活力。(CIS)

责任编辑: 王智佳
校对: 冉燕青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