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合肥的智能工厂到杭州的人工智能小镇,从北京的中关村壹号到敦煌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各地正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与业态创新,探索“科创游”的发展路径。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科创游”悄然兴起。它以科技为核心,将企业生产、科研探索与旅游体验深度融合,成为公众近距离感知科技魅力、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窗口。
“科创游”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育,它打破了书本知识的局限,让大众亲身走进科技的前沿阵地。身临其境的体验,使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直观、生动,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对科学的兴趣,促进了新技术的科普,对于提升国民科学素养是大有裨益。
科技在持续推陈出新、迭代升级,“科创游”作为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自2024年以来,为展示科技旅游魅力,提升“科创、科普、研学、旅游”融合发展影响力,合肥、杭州等城市陆续开展了建设科创旅游目的地的探索,一时间,科创游、科普游、科幻游目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与传统的工业旅游相比,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引领的科创旅游不仅能满足游客好奇心,还对游客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但就“科创游”发展前景来看,仍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突出表现为,一方面,资源分散且整合难度较高,部分科研机构因涉密限制无法对外开放,形成资源壁垒;另一方面,产品同质化现象逐渐显现,一些城市盲目模仿导致特色缺失;且盈利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依赖门票收入与政府补贴的现状也制约着行业可持续发展等。
“科创游”有助于拓宽科学视野,加深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更好地发展“科创游”,还需多方协力,补齐短板、漏洞,推动行业规范有序经营发展。一方面,“科创游”涉及科技、文旅、教育等多部门,应构建统一协调机制,加强部门合作,制定“科创游”发展的专项规划,根据不同地区的科技资源特色,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科创游”品牌;另一方面,通过精心设计线路和活动内容,注重科学性与趣味性的结合,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层次的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旅游企业应根据科技发展状况,不断创新“科创游”产品。
无论是出于对科技创新的拥抱,还是出于对前沿技术的好奇,人们都不再满足于被动接收信息和知识,而是渴望走近科技创新的一线,通过互动、实践,来感知科技与生活的深度联结。科创旅游作为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科创旅游不仅是未来文旅行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而且将会成为文旅行业的一个新的顶流和标杆。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