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5》:全球能源系统正持续向电气化方向转变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陈雨康2025-09-22 13:47

毕马威中国日前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5》(以下简称《年鉴》)显示,2024年,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结构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占比高达87%。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消费量均有所增长,其中天然气增幅最大,达2.5%,煤炭和石油分别增长1%和0.6%。石油仍是最大的能源来源,满足了全球34%的能源需求。

可再生能源(不包括水电)是全球增长最快的能源类型,增速高达9%。过去5年,可再生能源的平均增长率约为全球总能源需求年平均增长率的5倍。

全球能源转型任重道远

“2024年,全球能源总需求增长2%,与能源相关的碳排放量增长约1%,均创下历史新高。”从《年鉴》可以看出,尽管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全球能源系统的脱碳进程仍未能抵消经济活动带来的排放压力。

去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长4%,继续领先于总能源需求增速,表明全球能源系统正持续向电气化方向转变。《年鉴》提到,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电力供应的三分之一,但仅满足全球能源总需求的8%,凸显出可再生能源在终端用能中的渗透仍有巨大提升空间,各国有望借助可再生能源打造独立、清洁的能源系统,蕴含巨大的机遇。

从具体能源类型来看,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增长16%,在全球总发电量中占比从13%提升至15%。中国依然是可再生能源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占全球新增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的57%,其太阳能发电量在两年内几乎翻番。

毕马威中国客户及业务发展主管合伙人江立勤表示,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赋能能源转型过程中,带来了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长,这对能源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更复杂的挑战,从中长期角度看,对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在传统化石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新能源、能源新业态及能源交叉领域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等方面有着许多优势。

各国能源战略加速转向

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能源安全及气候事件频发,正在重塑各国能源策略。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可再生能源视作提升能源独立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手段。然而,不同地区的转型步伐差异显著,欧美放缓而亚太继续领跑,全球能源转型呈现明显区域特征。

《年鉴》提到,各国日益将可再生能源投资视为能源安全的基石,可再生能源有助于各国确保本国能源系统不受全球能源市场和国际局势影响。风能、太阳能、水力和地热等利用本土资源的技术有助于各国降低能源进口。此外,可再生能源设施建成后,运营成本低且可预测,可以保护本国经济免受国际化石燃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并为国家预算和家庭支出带来稳定性。通过实施能源多元化举措,增加能源来源或供应渠道,也提高了各国抵御风险的能力。

《年鉴》还首次引入“总能源供应量”这一新指标,以更全面反映各国能源系统的实际结构和效率变化,其优势在于量化低碳及零碳能源在降低各国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避免温室气体排放和提升能源系统整体效率方面所带来的好处。按照该指标统计,全球能源系统的效率在2024年实际上提高了7%。

毕马威中国董事、亚太区及中国能源及天然资源行业主管合伙人蔡忠铨表示,中国在全球能源格局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其中煤炭需求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同时也在可再生能源装机、电动汽车销售和电池储能部署方面领先全球。2024年,中国占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量的近60%,避免了大量化石燃料进口和碳排放,随着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能源行业结合共生,中国能源转型速度将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 孙孝熙
校对: 高源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