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西贝之争落幕后,预制菜该走向何方?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作者:党报评论君2025-09-18 14:52

罗永浩西贝之争落幕了,但关于预制菜的思考还在继续。

这几年,预制菜为啥一有动静就上热搜?倒不是因为消费者不能接受预制菜。看看方便面、卤蛋、豆豉鲮鱼罐头的普及程度就知道,公众其实对预制工艺没啥意见。“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被写进了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国家盖了章,大方向没错。

大家的关注点在于:饭店的食材用了预制工艺,为啥不能大大方方说出来?一些“保质期很长”“孩子看了都得叫声哥”的预制菜,凭什么卖出现做的高价?当然,也有人怕预制菜不健康、不安全。

预制菜一直是关注热点,咱有啥问题就解决啥,哪儿不足就补哪儿,意气之争大可不必,回归理性、讲科学,才是推动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的正路。

首先得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让大家清楚知道“我吃的是什么”,非常重要。现在消费者吐槽最多的,就是部分商家打着现炒现做的幌子,后厨却是“微波炉厨房”。因此监管制度必须跟上,让整个行业更规范、更透明。据报道,《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经通过专家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监管到位,咱们才能吃得更安心。

其次,确保预制菜安全、健康,要靠技术和管理创新,在制作、保鲜、运输这些环节不断提升品质。很多人一听“科技”就觉得是“狠活”,但真正的科技创新,是能让大家吃得更安全、更健康、也更美味的。

现在大家生活节奏快,预制菜能满足我们对吃饭要快、口味要稳、还要干净卫生这些需求。再加上保鲜技术、运输水平、供应链韧性都越来越强,做高品质的预制菜比以前容易多了。

当前,各地区各部门也在加强产业引导,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事实证明,只要把安全底线守好,在方便和好吃之间找到平衡,预制菜的市场还会更大。

最后评论君想说,预制菜和现炒现做,不是二选一的关系。吃饭这件事,向来是千人千味。有人追求新鲜出锅的“锅气”,也有人图个方便快捷。这两种需求,都应该被满足。一个健康、有烟火气的餐饮市场,应该是既有现做的大餐,也有加热即食的便利,方便大家按需选择。至于价高价低,消费者自会用脚投票。市场规律之下,品牌溢价可以接受,但价格虚高者,总是走不远的。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