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工业是重要领域。
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9月16-17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工信部部长李乐成表示,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动力源。要紧跟技术变革的趋势,凝聚治理共识,加强政策与监管的协调,促进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通过推动创新技术普及应用,以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型技术赋能工业化,充分释放数字技术潜力。
李乐成表示,金砖各国在伙伴关系框架下深化工业化、数字化、创新等领域合作,取得一系列务实成果。金砖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发挥市场、资源、产业等方面独特优势,共同构建更加紧密、务实、普惠、包容的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迪尔玛·罗塞芙也谈到,工业化是长期发展的核心支柱,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彻底改变各国的生产、贸易、创新和发展方式,工业化需要以其为重要动力。
迪尔玛·罗塞芙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必须促进包容,弥合数字鸿沟,要扩大全球南方国家获取人工智能工具、基础设施的渠道,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将在此变革中扮演重要作用,将不遗余力支持相关建设,重点投资数字基础设施、职业技术教育、智能制造和绿色经济等领域。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加快人工智能在设计、中试、生产、服务、运营全环节落地应用。加快工业软件创新突破,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推进工业供应链智能协同,加强自适应供需匹配。深化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增强工业系统的智能感知与决策执行能力。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中国正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人工智能赋能是一条重要的经验和做法,中国已经逐步构建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当前正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大力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推动重点行业、重点环节、重点领域智能化转型。
本次论坛以“释放大金砖合作潜力,实现包容可持续工业化”为主题,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论坛期间举行了金砖国家工业能力中国中心揭牌仪式并发布早期成果,发布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金砖国家数字产业生态合作网络合作成果。
金砖国家工业能力中国中心将聚焦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以及人才合作等重点领域,汇聚全球新工业革命领域前沿技术、高新企业,机制性、常态化开展面向金砖国家的项目合作。
李乐成表示,中方已经设立金砖国家工业能力中国中心,发起成立金砖国家数字产业生态合作网络,还将建设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适配中心等平台。中方愿分享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实践,支持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氢能以及节能环保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加强对外投资合作。
论坛还宣布《新型工业化国际合作倡议》扩员至19个国家主管部门并发布行动计划。随着金砖合作机制的扩员,金砖产业合作潜力进一步释放。包含“创新实践”工程创新中心、瑞氟龙滤膜新材料产业化项目在内的14个产业合作项目现场签约,涉及新材料、人工智能、绿色能源、金融服务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