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周昊创瑞通等3家IPO公司完成发行,今年以来A股IPO募资额已超过去年全年。根据Wind统计,截至9月14日,按照网上发行日计算,今年以来已有68家新股完成发行,合计募资额达677.4亿元。
去年全年,共有102家新股完成发行,合计募资662.8亿元。也就是说,今年至今IPO募资额已超去年全年。
IPO募资额超过去年全年,得益于今年有几个募资额较高的新股。其中,华电新能IPO募资额高达181.7亿元,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中策橡胶、天有为,募资额分别为40.7亿元和37.4亿元。此外,联合动力、屹唐股份、友升股份募资额超过20亿元。
近日,中国电建旗下电建新能沪市主板IPO申请获受理,公司拟募资90亿元,这意味着A股又将迎来一只“巨无霸”新股。
记者注意到,9月以来新股发行有所提速。根据时间安排,本周将有联合动力、锦华新材、建发致新、瑞立科密、云汉芯城等5只新股发行,这意味着单周有5只新股发行,而今年仅有3月10日当周出现过单周5只新股发行的案例。
从月度新股发行数量来看,今年3月份共有14只新股发行,为年内月度发行数量最高的一个月。截至9月19日,9月将有9只新股安排发行,而8月和7月全月分别只有7家、9家新股发行。从目前来看,9月新股发行数量有可能和3月相近。
今年新股发行市盈率有所下降。根据统计,前8个月上市的67家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约18.8倍,低于2024年的21.7倍。其中,发行市盈率最高的半导体公司屹唐股份为51.55倍,并未出现往年百倍市盈率新股的情况。
监管层支持科创产业的IPO。今年6月18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推出科创板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其中包括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同时,在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在政策的推动下,资本市场正加速向科创型企业集聚。今年A股IPO公司主要来自电子、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医药生物、计算机等新兴产业,占比超过八成。
对此,北方一家券商投行高管预计,今年全年A股IPO家数比去年将有所增长,而募资规模增长幅度可能更大。不过,IPO发行速度已不可能回到两三年前的高速发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