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崩!20%跌停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王军2025-09-15 19:56

24亿元资金搏杀,收盘出现20%跌停,“妖债”闪崩走势再次为投资者上演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

近日,在正股波动不大的情况下,海泰转债在9月12日曾大涨超19%,9月15日开盘后,海泰转债曾一度拉升至223.225元/张,但很快该转债的价格不断下跌,尾盘封20%跌停。

转债“闪崩”跌停

海泰转债的正股海泰科,9月15日的股价整体保持震荡下跌走势,收盘跌幅为1.61%。

在正股小幅下跌的基础上,海泰转债却上演了“闪崩”跌停走势。今日早盘,海泰转债一度拉升上涨至223.225元/张,但随后该转债价格持续下跌,并在尾盘封20%跌停。投资者如果在最高价买入,并持有至收盘,亏损超22%。

海泰转债价格今日“闪崩”的背后,与近日该转债不寻常走势可能有关。9月12日,海泰转债的正股海泰科下跌2.41%,而海泰转债却在当天上涨19.49%,最高价达183.72元/张,转债价格走势远远脱离了正股表现。在今日海泰转债20%跌停的情况下,该转债的转股溢价率仍有12.72%。

值得注意的是,海泰转债即将被强制赎回,有部分资金可能为了提前抢跑,拉升吸引跟风盘进入。海泰科公告称,自2025年8月1日至2025年8月21日期间,公司股票已有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海泰转债当期转股价格26.06元/股的130%(即33.878元/股),根据《募集说明书》中有条件赎回条款的相关规定,已触发海泰转债有条件赎回条款。

公司于2025年8月21日召开了第三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提前赎回海泰转债的议案》,结合当前市场情况,经审慎考虑,公司董事会同意行使海泰转债提前赎回权,并授权公司管理层负责后续海泰转债赎回的全部相关事宜。

根据安排,截至2025年9月29日收市后仍未转股的海泰转债,将按照100.260元/张的价格强制赎回。公司提醒投资者,因目前海泰转债二级市场价格与赎回价格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提醒海泰转债持有人注意在限期内转股,如果投资者未及时转股,可能面临损失。

“妖债”频繁闪崩

今年以来,部分被称为“妖债”的可转债频频出现闪崩走势。

比如,今年9月8日,在正股波澜不惊的情况下,海波转债的走势堪称一场“惊魂大戏”,盘初该转债一度拉升涨超8%,但随后该转债价格直线下跌,临近收盘时封20%跌停。而在随后的交易日中,该转债价格持续下跌,高位买入的投资者将产生较大亏损。

无独有偶,天创转债、东时转债等可转债也在近日上演了类似的一幕。东时转债在8月19日至8月22日期间,短短几天便实现翻倍行情,让众多投资者为之疯狂,但疯狂过后,该转债价格快速回落,追高买入投资者损失惨重。天创转债同样如此,在转股溢价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9月4日盘中一度拉升超14%,随后却迅速“变脸”,价格快速回落,追高买入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正常情况下,可转债的走势应该与其对应的正股走势密切相关。尤其是当转债的股性特征增强时,两者之间的走势往往趋于一致。然而,在可转债市场中,却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品种——它们由于流通盘相对较小,容易受到资金的炒作影响。当大量资金集中买入时,这些转债的价格可能出现异常的波动,导致转债的价格走高,转股溢价率偏离正常水平。

分析人士指出,这类“妖债”的炒作行为无异于“杀猪盘”。部分资金通过炒作次新或小盘的可转债来拉高价格,然后在高位突然砸盘出货。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投资者必须时刻保持对“双高”转债的警惕,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守护好自己的财富,实现稳健的投资回报。

责编:叶舒筠

校对:杨舒欣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