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服务已经不再是企业的成本中心,而是效能最高的‘再营销’和‘再销售’场景。”近日,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间隙,数字码力董事长兼CEO周芸表示。
在AI浪潮席卷而来的第四年,AI加持下的对话机器人已在电商、服务业广泛应用,但在性能、成本与协同机制等层面仍然存在落地难题:虽然已投入巨资引进各类AI工具,但未能在财务报表上产生显性的生产力变革。
对此,周芸指出,问题的根源并非技术本身,而是AI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不仅需要在技术架构上实现创新,还需要对业务流程进行重塑,让客服中心变成体验中心,最终变成价值中心。
“要把每一次的客户交付变成一个全新的增长机会。”周芸表示,过去的客服集中在售后场景,但事实上存量客户运营、潜在客户挖掘都是尚未被关注的“金矿”,需要通过客户交互来实现复购、加购带来的业务增长。
为了破解AI在真实场景中“落地难、见效慢、协同繁”的共性困境,蚂蚁集团旗下数字码力在外滩大会正式推出首批专家级“AI数字员工团队”,覆盖客服、营销、巡检、销售培训及研发等五大核心业务领域,让AI深度融入企业运营,为企业提供可量化、确定性的业务增长结果。
“我们与过去Chatbot对话机器人是不同的,我们不交付技术指标,直接向客户交付业务效果。”周芸表示,AI数字客服团队可帮助中小企业提高约70%的人效,降低35%的运营成本,并大幅提高业务转化率。在数字码力的电商客户实践中,这一模式已为企业带来约10%的GMV增长。
数字员工革新:从交付技术指标到交付服务效果
当前市场上也有很多AI客服,传统企业服务领域的智能化进展如何?
周芸:从市场规模来看,人工客户服务的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而对话机器人还是小几百亿的市场规模,这是因为传统的Chatbot对话机器人在客服体验上还存在局限性。
按照传统客服架构的逻辑,对话机器人的开发与人工服务系统,是相互割裂的两个体系,导致企业知识体系也是割裂的。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可以通过对话机器人来降低人工坐席的数量,但并不能够保证服务的质量,这也是用户感受到机器人服务与人的服务存在差距的最大原因。
今年以来,企业端的AI应用非常普遍,但很多企业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你认为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是什么?
周芸:现在大多数AI Agent的定位依然是辅助工具,背后最大的原因是准确性不足。
一般AI应用的准确性要达到95%—99%,企业才敢放心使用。企业的业务流程比较复杂,每个流程节点都有可能出现错误,哪怕AI应用的准确性已经达到90%,但在五个节点下按0.9的五次方计算,整体准确性将在60%以下。所以现在AI应用“用起来”是容易的,“用得好”,真正产生效果、产生收益还有一段路要走。
第二点原因是,AI Agent是具备自主性的,在现有生产关系下,让AI与人类员工进行协同,会对生产流程与生产关系产生革命性变革。新的生产力会改变生产关系,但旧的生产关系往往会成为阻碍。从历史经验来看,从蒸汽机到首个现代化、流程化的工程,也经历了一两百年的时间。因此,我们希望让企业不需要为协同的成本付出更高代价,而是由我们交付一个完整的客服中心,帮助企业在人机融合下重塑原有生产关系。
数字码力新推出的AI数字员工团队与传统对话机器人的差别在哪里?
周芸:在传统的客服体系下,一般不会考核对话机器人的满意度,而是考核转人工率、准确率等技术指标,只有对人工客服才考核满意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品牌的客户体验,因为对客户来说,机器人和人工客服的服务是一个整体的感受。
数字码力交付的不是这类技术指标,而是业务指标。我们的合同是一个三年的承诺,基于当下企业包括人工客服与对话机器人在内的整体客服成本,我们承诺每一年将成本降低至一定比例,与此同时,我们还承诺整体的服务满意度,从而为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客服定位革新:从成本中心到增长新入口
数字码力的这种创新业务模式背后,是基于你对客户服务市场怎样的洞察?
周芸:在流量见顶的时代,客户服务不应该是企业的成本中心,而是要把每一次客户交付变成一个全新的增长机会。
原有的客服业务流程往往聚焦在售后环节,但这意味着如果用户没有出现问题主动联系客服,就难以形成交互。我们认为,客服中心要往前“走两步”,先变成体验中心,最后变成价值中心。
从客服中心到体验中心,需要企业挖掘既有客户服务中了解客户诉求,从中找到产品改善的关键点与机会点,实现产品能力的升级。从体验中心变成价值中心则是更进一步,在现在新客流量高昂的情况下,需要通过交互来刺激存量客户复购、关注或加购的客户新购,这是一个尚未被挖掘的金矿。
AI数字员工团队是如何实现这种交互的?
周芸:AI为客户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以银行为例,以前AUM在30万以下的个人客户是没有专属银行客户经理的,因为ROI成本算不过来。对于大量客单价在几十、几百的品牌来说,很难让人工客服来陪伴存量客户或待转化的客户。
今天的AI能够及时提示员工什么时候陪伴、什么时候是触达客户的合适时机、用户偏好等等,大幅提高人工客服的效率,目前已经有企业和我们一起用这个模式带动增长了。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提高AI数字员工团队的准确性与智能化水平?
周芸:正如我前面所说,由于还存在AI准确性欠佳、生产力变革不完全等问题,目前我们还是以人机融合作为一个有效落地路径,把执行准确率较高的动作交给AI执行,把需要复杂决策与编排的部分交给人工客服,从而提高整个流程的可靠性。
与此同时,在人机融合的过程中,AI可以学习到很多人类经验。大模型传统训练是靠数据和预训练来提高智能上限的,但在企业这一闭环组织中,必须依靠模型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基于在交互场景中产生的数据来提高智能上限。
展望更远的未来,你认为AI与人工客服将是怎样的关系?数字码力对AI有怎样的期许?
周芸:AI团队完全取代人类实现决策,这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治理机制的问题。在AI客服团队中,我们会赋予人一些特定的分工,来区别人与AI的工作。例如涉及赔付或高额优惠等问题时,可以让机器人提供辅助判断、识别用户意图、提供用户标签等等,但具体为价格敏感型客户提供多少优惠,这一决策还是需要人工来做。
我们相信,AI不仅是降低成本的工具,更是驱动增长的核心引擎。在最复杂的场景中,数字码力将继续锤炼企业级能力,共同探索AI驱动增长,效能即未来的新范式。(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