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亏损超4000万元,深圳这家医疗企业递表港交所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王军2025-09-11 22:29

据港交所9月11日披露,深圳麦科田生物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麦科田”)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摩根士丹利和华泰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此次递表港交所,标志着麦科田在资本市场迈出重要的一步。业内人士指出,公司主要从事生物医疗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此次上市计划预计将助力进一步拓展市场与研发能力。

细分领域龙头

公开资料显示,麦科田是一家全球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创新且全面的产品组合,可满足医疗机构内广泛的临床科室、病房和诊所以及小区卫生中心、检验机构和家庭护理场景的临床需求。

截至2025年6月30日,麦科田已将超过50种生命支持产品,80种微创介入产品,及210种体外诊断产品商业化,该等产品有多种型号,可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需求。截至目前,公司产品已遍及全球逾140个国家及地区。在中国,公司的产品已累计覆盖超过6000家医院,包括约90%的三级甲等医院,覆盖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

在生命支持领域,麦科田开发了一系列创新的生命支持产品,其中包括全球首台远程输注控制系统、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多通道输注工作站、与MRI环境兼容的输注工作站、触控式输液泵、触控式注射泵及触控式肠内营养泵。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销售额计,在中国输注工作站市场中,2018年至2024年各年度公司销售额排名第一;在肠内营养泵市场中,2021年至2024年各年度公司销售额也是排名第一。

微创收入方面,麦科田是中国少数拥有全系列内窥镜专有产品组合的国产品牌之一,包括可重复使用及一次性内窥镜系统以及相关耗材。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以销售额计,公司2022年至2024年各年度在中国消化系统微创介入耗材市场排名第二,2023年至2024年跻身中国一次性胆道镜市场前五名。

体外诊断方面,麦科田在2021年推出全球首款全自动血栓弹力图分析仪,以销售额计,公司于2021年至2024年各年度在中国全自动血栓弹力图市场中排名第一。此外,按销售额计,公司于2024年跻身中国血型检测设备市场前五名。

上半年亏损超4000万元

尽管在部分医疗细分领域公司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但公司近几年的业绩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公司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麦科田收入分别约为人民币9.17亿元、13.13亿元、13.99亿元、7.87亿元;同期,该公司年内/期内亏损分别约为22616.1万元、6450.8万元、9661.7万元、4096.8万元。

据麦科田介绍,公司自生命支持产品销售的收入于往绩记录期间出现波动,自2022年的人民币41580万元增加35.7%至2023年的人民币56410万元,之后减少12.4%至2024年的人民币49410万元。公司表示,2024年的收入减少主要是由于药物输注产品市场需求的短期调整,因为医院为确保临床供应充足,在上一个疫情年度期间进行提前采购,导致使用周期延长并于2024年减少采购。2025年上半年,公司生命支持产品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8%,主要是由于公司持续进行战略性全球扩张,国际销售表现有所提升。

公司微创介入产品销售收入实现持续增长,由2022年的人民币38600万元增长52.0%至2023年的人民币58650万元,并进一步增长23.0%至2024年的人民币72130万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微创介入产品销售收入增长16.8%至40250万元。麦科田表示,微创介入产品的收入增加主要是由于公司在国内及海外市场的客户基础扩大及产品销量增长。

体外诊断收入由2022年的人民币11550万元增加40.8%至2023年的人民币16260万元,进而又增加13.2%至2024年的人民币18400万元。公司表示,收入增长主要是受体外诊断产品组合及市场覆盖率的持续扩张所驱动,从而扩大了客户基础。

据麦科田在招股书中或存在的风险因素部分所述,公司产品的市场规模、平均售价及销量以及公司于竞争市场中的份额可能会下降,这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校对:彭其华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