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大会报告:通证经济正从虚拟世界“小众试验场”,走向服务实体经济的广阔天地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5-09-11 18:44

9月11日,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通证经济论坛上,蚂蚁集团研究院发布国内首份聚焦通证经济的行业报告——《真实世界通证经济 2025》(简称“报告”)。报告指出,通证经济正从虚拟世界中的“小众试验场”走向服务实体经济的广阔天地,回归价值本源。

报告提出,行业不再仅仅是将链下资产简单上链,而是致力于构建真实世界的通证经济生态,以通证作为新型价值载体,实现更高效的价值流通与协作。报告指出,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RWA)和通证化支付结算是生态发展的重要支柱:RWA 提供丰富的价值标的,通证支付推动高效流转。而可信技术作为底层能力,为系统提供坚实保障。

针对RWA发展,报告强调“万物皆可通证化”需要前提,包括成功规模化的资产需满足状态可验证、权属可编程、价值可量化三大条件。目前RWA已成为加密市场中增长第二快的类别,但绝大部分仍由私募信贷和美国国债占据,产业资产落地案例相对有限。“通证化对金融资产更多是‘锦上添花’,对实体产业才是‘雪中送炭’,”蚂蚁集团研究院院长李振华在外滩大会上表示,通证化的真正价值蓝海在于服务实体融资需求,从投资需求驱动转向融资需求驱动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图片1_副本.png

蚂蚁数科与产业伙伴在新能源资产通证化方面的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可参考路径。实物资产通证化不仅代表实体与数字世界的融合,更为不动产、工业设备、可再生能源设施等低流动性资产注入新的活力,使其能够通过链上流转对接多元资金。报告进一步阐述,通证化支付结算网络作为通证经济的“血液循环系统”,高效支撑价值流通。未来央行数字货币、商业银行通证化等新型支付工具有望协同发展,重塑跨机构和跨境结算体系。

在信任机制方面,安全可信环境被视作通证经济的核心保障。全球监管框架的完善为通证化带来法律信任与制度基础,机构需从资产真实、身份合规、交易安全三大层面构建可信环境,将安全治理深度融入通证化战略,以建立可持续、可扩展的生态。

报告呼吁各方协同共建:监管机构提供清晰、可预期的法律框架;科技公司推动行业标准与解决方案创新;金融机构发挥桥梁作用,连接通证经济与传统金融体系。唯有如此,通证化创新才能安全、有效地赋能实体经济,开启数字资产在现实世界中应用的新篇章。(CIS)

责任编辑: 刘少叙
校对: 李凌锋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